①. 闭,对拢。 如: 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②. 聚集。 如: 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③.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 如: 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④. 应该。 如: 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⑤. 总共,全。 如: 合家欢乐。
⑥. 计,折算。 如: 合多少钱。
⑦.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①.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②.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①. 模范。 如: 以身作则。
②. 规程,制度。 如: 规则。总则。原则。细则。
③. 效法。 如: 则先烈之言行。
④.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 如: 闻过则喜。
⑤. 表示转折,却。 如: 今则不然。
⑥.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 如: 此则余之罪也。
⑦.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 如: 一则房子太小,二则参加的人数多。
⑧.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 如: 则甚(做什么)。
⑨.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 如: 新闻两则。
①. 停止在某一个地方。 如: 停留。留学。留任。留级。留步。留守。留驻。
②. 注意力放在上面。 如: 留心。留神。留意。
③. 不忍舍弃,不忍离去。 如: 留连。留恋。
④. 不使离开。 如: 留客。留宿。挽留。拘留。
⑤. 接受。 如: 收留。
⑥. 保存。 如: 保留。留存。留别。留念。留后路。
①. 副词。
②.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 如: 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如: 不,我不知道。
④. 用在句末表疑问。 如: 他现在身体好不?
①.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①.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 如: 去处。去路。去国。
②. 距离,差别。 如: 相去不远。
③.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如: 去年。去冬今春。
④. 除掉,减掉。 如: 去掉。去皮。去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⑤.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 如: 他去男主角。
⑥.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 如: 上去。进去。
⑦.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 如: 信步走去。
⑧. 汉语四声之一。 如: 去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拼音: hé zé liú , bù hé zé qù
注音: ㄏㄜˊ ㄗㄜˊ ㄌㄧㄡˊ , ㄅㄨˋ ㄏㄜˊ ㄗㄜˊ ㄑㄩˋ
繁体: 合則留,不合則去
感情 中性成语
出处:宋・苏轼《范增论》:“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项羽以成功名,陋矣。”
用法:作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