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 如: 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
②.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 如: 吴老。老人家。老大爷。
③. 极,很。 如: 老早。老羞成怒。
④. 老年人。 如: 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wéi )。
⑤. 晚年。 如: 老年。老境。
⑥. 敬老,养老。 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⑦. 总是,经常。 如: 老是生病。
⑧. 原来的。 如: 老地方。
⑨. 与“嫩”相对。 如: 黄瓜长老了。
⑩.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 如: 老大。老鹰。老倭瓜。
⑪.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
⑫. 死的讳称。 如: 老了。
⑬. 〔~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
⑭. 姓。
①. 做好,做完。 如: 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②.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 如: 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③. 变为。 如: 长成。变成。
④. 可以,能行。 如: 成,就这么办。
⑤. 称赞人能力强。 如: 他办事麻利,真成。
⑥. 够,达到一定数量。 如: 成年累(lěi )月。
⑦. 已定的,定形的。 如: 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⑧. 十分之一。 如: 增产三成。
⑨. 平定,讲和。 如: “会于稷,以成宋乱”。
⑩. 姓。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①. 看到。 如: 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②. 接触,遇到。 如: 怕见风。见习。
③. 看得出,显得出。 如: 见效。相形见绌。
④.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 如: 见上。见下。
⑤. 会晤。 如: 会见。接见。
⑥.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 如: 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⑦.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 如: 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①. 古同“现”,出现,显露。
②. 古同“现”,现存。
拼音: lǎo chéng zhī jiàn
注音: ㄌㄠˇ ㄔㄥˊ ㄓ ㄐㄧㄢˋ
繁体: 老成之見
感情 中性成语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不想今日原从这着,可见老成之见,大略相同。”
用法:作宾语;用于观点等。
成熟周到的见解。《醒世恒言・卷十七・张孝基陈留认舅》:“昔日老汉们亦有此议,只因太公不允,所以止了。不想今日原从这著,可见老成之见,大略相同。”
1:这李桔和孙皓二人一唱一和,乍听上去仿佛都是些老成之见,可仔细想想,又觉得十分空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