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手或手指压。 如: 按铃。按键。按钮。按脉。按摩。
②. 止住。 如: 按捺。按耐。按压。
③. 依照。 如: 按照。按理。按例。按说。按质论价。
④. 考查,研求。 如: 按验(审查验证)。按察(稽查审察)。
⑤. (编者、作者等)在正文之外所加的说明或论断。 如: 按语。编者按。
①. 行走。 如: 步兵。步行(xín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
②.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 如: 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
③.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 如: 步伐。步测。寸步难行。
④.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 如: 步骤。初步。
⑤.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⑥. 同“埠”,多用于地名。
⑦. 姓。
①. 凑近,靠近。 如: 避难就易。就着灯看书。
②. 到,从事,开始进入。 如: 就位。就业。就寝。就任。就绪。就医。高就。
③.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顺便。 如: 就近。就便。就事论事。
①.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 如: 排班。按部就班。
②.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 如: 班组。班级。班长。班主任。领班。
③.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④.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 如: 早班。下班。值班。班房。
⑤. 定时开行(xíng)的。 如: 班车。班机。班期。
⑥.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
⑦. 调回或调动(军队)。 如: 班师。班兵。
⑧. 古同“斑”,杂色。
⑨. 姓。
拼音: àn bù jiù bān
注音: ㄢˋ ㄅㄨˋ ㄐㄧㄡˋ ㄅㄢ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按部就班
反义词: 勇往直前
出处:语出晋・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按照老规矩办事。
例子:学校却,没有这弊病。鲁迅《书信集·致陶亢德》
犹“按部就班”。见“按部就班”条。
此处所列为“按部就班”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按部就班”见于晋人陆机〈文赋〉。陆机认为在下笔写作之前,必须先有整体的构思,“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其中“选义”、“考辞”指的是选择义理、斟酌辞句;“部”和“班”则是指布局结构和组织层次。整句话的意思是:依照构思所得的布局和层次安排章节,并且将适合的词语放在确切的位置。后来“按部就班”这个成语就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演变而出,被用来指按著布局、层次来行文。后人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则将其范围扩大,不但用于写作文章时,而且泛用于一般事务,用来比喻做事依照一定的层次、步骤进行,例如: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正用不著到那等地方去名外图利。”便取此义。
1:审慎的人做事总是按步就班。
2:救援物资现在能按步就班地运抵仰光。
3:我无法控制自己而嚎啕大哭,我不敢相信我如此小心翼翼,按步就班地工作且真诚地祈祷,而这意外仍是重重地伤害我。
4:小汪那之前按步就班的教着我一些蛙泳动作之类了,不过成效不明显,所以他也认为单凭我的几次水上漂和照猫画虎的陆上训练是不能应付深水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