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多,广,大。 如: 广博。渊博。博学(学问广博)。博览。博爱。博物。
②. 知道得多。 如: 博古。
③.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 如: 博取。博得。聊博一笑。
④.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 如: 博奕。赌博。
①.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 如: 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
②. 传授知识的地方。 如: 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
③. 掌握的知识。 如: 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
④.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 如: 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①.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如: 人多。多年。多姿。多层次。多角度。多难(nàn )兴(xīng )邦。多多益善。多行不义必自毙。
②. 数目在二以上。 如: 多年生草。多项式。多义词。多元论。
③.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 如: 多余。一年多。
④. 过分,不必要的。 如: 多嘴。多心。多此一举。
⑤. 相差的程度大。 如: 好得多。
⑥. 表示惊异、赞叹。 如: 多好。
⑦. 表示某种程度。 如: 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
⑧. 表疑问。 如: 有多大呢?多会儿?
⑨. 姓。
①. 听见。 如: 闻诊。闻听。闻讯。博闻强记。闻过则喜。闻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
②. 听见的事情,消息。 如: 新闻。传闻。见闻。
③. 出名,有名望。 如: 闻人。闻达。
④. 名声。 如: 令闻(好名声)。丑闻。
⑤. 用鼻子嗅气味。 如: 你闻闻这是什么味儿?
⑥. 姓。
拼音: bó xué duō wén
注音: ㄅㄛˊ ㄒㄩㄝˊ ㄉㄨㄛ ㄨㄣˊ
繁体: 博學多聞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见多识广 博学多才
反义词: 孤陋寡闻
出处:《文子・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见识多。
例子:博学多闻,性气英迈,幅巾布裘,游于东西两浙间。(明・瞿佑《剪灯新话 修文舍人传》)
学问广博,见识丰富。《淮南子・本经》:“故博学多闻,而不免于惑。”《晋书・卷八十二・王隐传》:“隐以儒素自守,不交势援,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亦作“博学洽闻”。
1:陈祖生因“禀性忠厚质朴,博学多闻”,被明宪宗重用,提升为司礼监太监,不仅侍奉太子读书,还参与管理国家机要文件。
2:这邪极宗第二个大人物就是魏晋时期的墨夷明,此人复姓墨夷,长得一表人才、儒雅风流、博学多闻、文经武纬,佛道高人从他的惊世武功,发现其人源自魔门。
3:就连孙九、张三和那几个见多识广的刀客,每逢休息时,都喜欢围到徐大眼身边来,喝上一碗热水,然后听这个博学多闻的后生讲古论今。
4:一个人是否博学多闻,精识强记,最能从其历史知识中表现出来。
5:法师13岁那年出家,他也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在日本得到博士学位,也在全球各地设立了许多学院。
6:爱因斯坦王子:我是爱因斯坦王子。我是世界上最博学多闻的人!
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博学多闻,为人师表,应不断完善自我。
8:只有博学多闻,上课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9:你真是博学多闻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
10:她对政治非常博学多闻。
11:因为他深知一个受托照管基督羊群的人,应当博学多闻。
12:他从小就博学多闻,习炼丹功。
13:我是世界上最博学多闻的人!
14:后来在鲁国他只是因为博学多闻才受到贵族们的尊重的。
15:人民教师,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教育者,应该干一行,爱一行,专心致志,勤奋学习,精益求精,博学多闻,遵纪守法,唯有如此,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重任。
16:在世尊观人的项目中,是否有福气,是否守戒律,是否博学多闻,是否有智慧,是否善于言词表达等都是相当重要的。
17:事实上,除了世尊曾明言叫人不要学数学以外,似乎博学多闻还是世尊相当重视的一个项目。
18:你有需要总是可以请我们的酉长协助,他相当博学多闻。
19:子产,少年时代就勤奋好学,博学多闻,被人称为“博物君子”,青年时期就显露出政治上的远见。
20:辅弟李佐,子李神俊,风韵秀举,博学多闻,笃学好文雅,老而不辍。
21:不过,克雷杰夫人博学多闻,她的图书室里收藏了伏尔泰及其他法国大师的全集。
22:二百零七、以王俭的博学多闻,喜欢隶事这种矜奇炫博的游戏,自是理所当然,他本人也确实每以博学自矜。
23:他装出一副博学多闻的样子,其实懂得很少。
24:以王俭的博学多闻,喜欢隶事这种矜奇炫博的游戏,自是理所当然,他本人也确实每以博学自矜。
25:这个夏季节日源于古代中国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员屈原。
26:因此,博学多闻是史家最基本的素质。
27:陛下,谯允南学识广博博古知今,丞相也赞赏他的博学多闻,臣以为允南做出的判断应该就是事实,魏延反汉无疑。
28:在这种心灵酷刑之下,单纯无知识的贞德无法与黑衣人博学多闻富论证功力的思想抗衡,亲手毁掉自己的信仰,死在完全的绝望与恐惧中。
29:从本质上讲,徐铉和张洎,杨亿和钱惟演,都是以博学多闻取胜,但徐铉等人生活创作于北宋统一之初,南文北进只能在政治上不平等的情况下悄然进行。
30:要创造神话,你必须成为一个博学多闻的人。
31:我们的历史老师博学多闻,教学颇富创意,是我遇过最棒的老师。
32:在创作中表现其博学多闻,是自然而然的。
33: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以梨洲之博学多闻,若海门所选绪山语录不可靠,梨洲必当有所辩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