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社之谋


《左传·哀公七年》:“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社:曹之国社。后进以“曹社之谋”指灭亡他人国家的阴谋。北周·庚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成语分解

读音(cáo), 曰部,共11画

①. 等,辈。 如: 尔曹(你们)。吾曹。

②.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 如: 部曹(中国明、清两代各部司曹的通称,源于汉代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

③. 诉讼的原告、被告两方。

④. 姓。

读音(shè), 示部,共7画

①.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 如: 春社。秋社。社日。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国家)。

②. 团体或机构。 如: 报社。结社。

读音(zhī), 丿部,共3画

①.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如: 赤子之心。

②.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如: 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③.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如: 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⑤. 代词,这,那。 如: “之二虫,又何知”。

⑥. 虚用,无所指。 如: 久而久之。

⑦. 往,到。 如: “吾欲之南海”。

读音(móu), 讠部,共11画

①. 计划,计策,主意。 如: 计谋。出谋划策。

②. 设法寻求。 如: 谋求。图谋。谋面。谋篇。谋生。谋幸福。

③. 商议。 如: 谋议。谋划。不谋而合。

④. 姓。

成语概况

拼音: cáo shè zhī móu

注音: ㄘㄠˊ ㄕㄜˋ ㄓ ㄇㄡˊ

繁体: 曹社之謀

感情 中性成语

  • 组合 ABCD式
  • 结构 偏正式
  • 感情 中性
  • 年代 古代
  • 热度 生僻

成语意思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七年》:“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

用法:作宾语;指灭亡别国的阴谋。

例子: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北周·庚信《哀江南赋》

成语解释

【释义】

语本左传・哀公七年:“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比喻亡国的预兆。《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

成语造句

成语接龙

“谋”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 谋财害命
  • 命蹇时乖
  • 乖唇蜜舌
  • 舌剑唇枪
  • 枪林弹雨
  • 雨过天青
  • 青梅竹马
  • 马首是瞻
  • 瞻前顾后
  • 后来居上
  • 上行下效
  • 效犬马力
  • 力挽狂澜
  • 澜倒波随
  • 随心所欲
  • 欲擒故纵
  • 纵横捭阖
  • 阖门却扫
  • 扫榻以待
  • 待价而沽
  • 沽名钓誉
  • 誉过其实
  • 实事求是
没有“曹“字结尾成语接龙(逆接)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