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支着,支持。 如: 撑竿跳。支撑。撑持(勉强支持)。撑腰(喻给予有力支持)。撑拒。撑门面。
②. 用篙使船前进。 如: 撑船。
③. 使张开。 如: 撑伞。撑口袋。
④. 使保持张开状态的器物。 如: 撑子。撑圈(quān )。
⑤. 饱胀到容不下的程度。 如: 吃撑着了。口袋撑破了。
①.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 如: 肠子。肠衣。肝肠寸断。羊肠小道。脑满肠肥。
①. 用手扶着杖或棍支持身体的平衡。 如: 拄着拐棍走。
②. 讽刺,驳倒。 如: “(云)既论难,连拄五鹿君”。
①.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 如: 腹部。腹膜。腹水。腹泻。腹疾。心腹(喻极亲近的人)。腹稿。腹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腹非”)。遗腹子。
②. 喻地区的前部、内部或中部。 如: 腹地。腹背受敌。
③. 厚。 如: “(冬季之月)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
④. 怀抱。 如: “出入腹我。”
拼音: chēng cháng zhǔ fù
注音: ㄔㄥ ㄔㄤˊ ㄓㄨˇ ㄈㄨˋ
繁体: 撐腸拄腹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撑肠拄肚
出处:宋・苏轼《试院煎茶》诗:“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吃得很饱。
例子:这家子将酝下的杜茅酒不住的荡来,吃得东倒西歪,撑肠拄腹。(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①形容吃得太饱,肠腹有撑起的感觉。《明・徐霖・绣襦记・第二十一出》:“撑肠拄腹难消气,一病多应是死。”亦作“撑肠拄肚”。
②比喻容受之多。《宋・苏轼・试院煎茶诗》:“不愿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1:这家子将酝下的杜茅柴,不住的烫来,吃得东倒西歪,撑肠拄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