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捔〕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ué、zhuó),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10画。
〔捔〕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角”。
〔捔〕字仓颉码是QNBG QNBQ,五笔是RQEH,四角号码是57027,郑码是DRLD。
〔捔〕字的UNICODE是U+635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428,UTF-32:00006354,UTF-8:E6 8D 94。
〔捔〕字异体字是矠、角、𢳇、𧣀。
动
◎竞争。
《淮南子•泛论》:“而风气者,阴阳相捔者也。”魏•卞兰〈许昌宫赋〉:“众伎并奏,捔巧骋奇。”
①古同“角”,竞力,斗:“风气者,阴阳相~者也。”
②暗昧不明。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37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434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381頁,第2字
《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𡘋音覺。《博雅》:掎捔也。通作角。《左傳・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註】角者,當其頭也。掎者,踣其足也。
又,《唐韻》、《集韻》𡘋仕角切,音浞 —— 刺也。張衡〈西京賦〉:叉蔟之所攙捔。【註】攙捔,貫刺之也。《廣韻》亦作𧣀,《集韻》或作𢳇、又作簎。
又,《集韻》:測角切,音齪 —— 與擉同,亦刺取也。
〔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捔〕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ué、zhuó,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角。
〔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ué] ⑴ 古同“角”,竞力,斗:“风气者,阴阳相~者也。”⑵ 暗昧不明。㈡ [zhuó] ⑴ 刺。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动
◎竞争。
《淮南子•泛论》:“而风气者,阴阳相捔者也。”魏•卞兰〈许昌宫赋〉:“众伎并奏,捔巧骋奇。”
动
◎刺。
《集韵•入声•觉韵》:“捔,刺也。”《文选•张衡•西京赋》:“义蔟之所搀捔,徒 博之所撞㧙。”
1.〈书〉角逐,竞力。
捔巧骋奇(魏‧卞兰〈许昌宫赋〉)。
2.〈书〉暗昧;不明。
◎〈书〉刺;刺取。
to gore, stab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