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𠎝〕字拼音是(qiān),部首是亻部,总笔画是14画。
〔𠎝〕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㚘、心”。
〔𠎝〕字仓颉码是OQOP,五笔是WFWN,郑码是NBOW。
〔𠎝〕字的UNICODE是U+2039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31997,UTF-32:0002039D,UTF-8:F0 A0 8E 9D。
〔𠎝〕字异体字是愆。
◎同“愆”。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40頁,第15字
同文書局本: 第393頁,第35字
標點整理本: 第338頁,第24字
古文: 𠐨
《廣韻》:去乾切;《集韻》:丘虔切;《正韻》:苦堅切,𡘋音騫。《說文》:過也。《增韻》:差𤕤也。又,罪也、失也。《書・伊訓》:惟兹三風十愆。【註】過也。
又,惡疾曰愆。《左傳・昭二十六年》:王愆于厥身。
又,叶起巾切,音䵖。《詩・小雅》:我孔熯矣,式禮莫愆。工祝致吿,徂賚孝孫。韓愈〈祭兄文〉「其不有年,以補我愆」,叶上墳恩原奔。
又,叶起淺切,音遣。《詩・小雅》:伐木于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揚子《太𤣥經》:井無幹,水直衍,匪溪匪谷,終於愆。
或作諐,亦作𨓲。《說文》、《集韻》:又作㥶,籀作𢝐。
〔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愆〕字拼音是qiā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衍、心,五行属木。
〔愆〕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心,衍声。本义是过错;罪过。
〔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ān] ⑴ 罪过,过失⑵ 耽误⑶ 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