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梫〕字拼音是(qǐn),部首是木部,总笔画是11画。
〔梫〕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𠬶”。
〔梫〕字仓颉码是DSME,五笔是SVPC,四角号码是47947,郑码是FXWX。
〔梫〕字的UNICODE是U+68A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795,UTF-32:000068AB,UTF-8:E6 A2 AB。
〔梫〕字异体字是𣖽。
名词
◎木名。即桂 cassibarktree。梫,桂也。 ——《说文》梫,木桂。——《尔雅·释木》。注:“今南人呼桂厚皮者为木桂。”
①〔~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倒披针形,蒴果球形,叶子有剧毒,煎汁能杀农作物害虫。亦称“马醉木”。
②肉桂。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67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530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476頁,第10字
《唐韻》:楚簪切;《集韻》、《韻會》:初簪切,𡘋音參。《說文》:桂也。《廣韻》:桂木花白也。《韻會》:葉似枇杷而大,白華,冬夏長靑。《正字通》:木桂,一名梫。
又,《玉篇》:土荏切;《集韻》:子鴆切,𡘋音浸。又,《說文》:七荏切;《唐韻》、《集韻》:七稔切,𡘋音寢。又,《正韻》:七林切,音侵 —— 義𡘋同。
〔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梫〕字拼音是qǐ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𠬶。
〔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ǐn] ⑴ 〔~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倒披针形,蒴果球形,叶子有剧毒,煎汁能杀农作物害虫。亦称“马醉木”。⑵ 肉桂。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六上反切七荏切頁碼第180頁,第8字續丁孫
梫
桂也。从木,㑴省聲。
卷别卷十一反切七朕反頁碼第443頁,第6行,第1字述
桂也。從木,侵省聲。
臣鍇曰:「書記多言梫桂,《爾雅》云:『梫木桂。』注曰:『南方呼桂厚皮者爲木桂。』」
卷别卷六上反切七荏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956頁,第3字許惟賢第422頁,第5字
桂也。
《釋木》。梫,木桂。郭曰:今南人呼桂厚皮者爲木桂。葉似枇杷而大。按南方草木狀云:桂有三種。葉似枇杷者爲牡桂。牡木音同。許言梫桂也者。梫爲桂之一。而桂不止於梫也。《蜀都賦》。其樹則有木蘭梫桂。劉逵曰:梫桂,木桂也。
从木。㑴省聲。
七荏切。七部。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55頁,第6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55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5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24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22頁,第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775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355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980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133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39頁,第1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23頁,第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783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5734頁【補遺】第1684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24頁,第5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464頁【崇文】第1853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701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750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558頁,第5字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