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夋〕字拼音是(qūn),部首是夂部,总笔画是7画

〔夋〕字是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厶、八、夂”或“允、夊”。

〔夋〕字仓颉码是ICHE,五笔是CWTU,四角号码是23407,郑码是ZSOR

〔夋〕字的UNICODE是U+590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795,UTF-32:0000590B,UTF-8:E5 A4 8B。

〔夋〕字异体字是



①行走舒缓的样子。一说同“逡”。

②倨。


笔顺:撇折、点、撇、点、撇、横撇/横钩、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夊部

武英殿刻本: 第578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245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180頁,第3

《廣韻》、《集韻》𡘋七倫切,音逡。《說文》:行夋夋也。

又,子峻切,音俊。《綱目冠編》:帝俈一名夋。

注解

〔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夊部

〔夋〕字拼音是qūn,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允、夊

〔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ūn] ⑴ 行走舒缓的样子。一说同“逡”。⑵ 倨。

字源字形

夋(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夋(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七倫切頁碼173頁,第16字續丁孫

夋行夋夋也。一曰倨也。从夊允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七賓反頁碼430頁,第5行,第1字述

夋行夋夋也。從夊允聲。一曰倨也。

臣鍇曰:「夋夋,舒遲也,故從夊。俊浚從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七倫切古音第十三、十四部頁碼927頁,第5字許惟賢第410頁,第2

夋行夋夋也。

夋夋行皃。

一曰倨也。

《亢部》𠅣下曰:夋,倨也。故莽𠅣字从夋。會意。

从夊。允聲。

七倫切。十三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夋【春】,踞也,是即蹲字矣。

一曰倨也,倨,恐是居,今作踞。故夋、竣、跧、蹲四字誼同。蹲則前移,故居引申為倨。

一曰倨也,即蹲字。

夋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44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443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347頁
4說文校箋第218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215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75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32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925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110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36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217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173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602頁【補遺】第16829頁
14通訓定聲第3129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453頁【崇文】第1809頁
16說文句讀第679頁
17說文新證第466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229頁,第6字
19古字詁林第五冊,第640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546頁,第2字

国语辞典

两岸词典

翻译

to dawdle; the emperor Yao's fath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