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捎〕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hāo、shào),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10画

〔捎〕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肖”,五行属金。

〔捎〕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肖声。本义是选取。

〔捎〕字仓颉码是QFB,五笔是RIEG,四角号码是59027,郑码是DKQ,中文电码是2200,区位码是4151

〔捎〕字的UNICODE是U+634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422,UTF-32:0000634E,UTF-8:E6 8D 8E。

〔捎〕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1791,属常用字

〔捎〕字异体字是𢾐


动词

1.形声。从手,肖声。本义:选取。

2.同本义。

select;

捎,择也。 —— 《广雅·释诂》捎,自关已西,凡取物之上为挢捎。 —— 《说文》捎,选也。 —— 《方言》

3.掠拂。

touch;

风捎檐滴难开幌。 —— 张耒《春阴》曳捎星之旃。 —— 杨雄《羽猎赋》

捎(抽打割勒。捎:拂掠);捎儿(手巾);捎星(拂到天上的星,形容极高);捎捩(拂掠转折)

4.破除;砍杀;芟除。

get rid of; kill;

拔剑捎罗网。 —— 曹植《野田黄雀行》

5.捎带;顺带。

take along sth. to or for;

孟姜女时常到村口去看,希望过路的人给捎封信来。 —— 《孟姜女》

捎搭(装载在牲口背上);请把这张报捎给她;捎个口信。

6.放置,安放 。

put;

捎泊(停靠);捎空(落空;蹬空)

7.瞟一眼 。

glance(at);

往后捎着点。

8.另见 shào。


①顺便给别人带东西。~带。~话。~信。

②掠拂:“风~鲪滴难开幌”。

③芟除:“拔剑~罗网”。


笔顺:横、竖钩、提、竖、点、撇、竖、横折钩、横、横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37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433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380頁,第19

《唐韻》、《正韻》:所交切;《集韻》、《韻會》:師交切,𡘋音筲。《說文》:自關以西,凡取物之上者爲撟捎。揚子《方言》:撟捎,選也。【郭璞註】此妙擇積聚者也。

又,《廣韻》:芟也。《史記・龜筴傳》:以夜捎兔絲去之。

又,《增韻》:掠也。揚雄〈校獵賦〉:曳捎星之旃。【註】捎,拂也。杜甫詩:花妥鸎捎蝶。

又,蒲捎,良馬名。

又,《集韻》:山巧切,音稍 —— 擊也。同[⿰⿱⿳宀八𠆢又攴]。

又,《類篇》:所敎切,稍去聲 —— 攴也。

又,《唐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𡘋音宵 —— 除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以其圍之阞捎其藪。【註】阞三分之一也。藪者,衆輻之所趨也。馬融〈廣成頌〉:捎罔兩,拂游光。

又,搖捎,動貌。

又,《正韻》:先彫切,音蕭 —— 義同。

注解

〔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捎〕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hāo、sh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肖,五行属

〔捎〕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肖声。本义是选取。

〔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āo] ⑴ 顺便给别人带东西⑵ 掠拂:“风~鲪滴难开幌”。⑶ 芟除:“拔剑~罗网”。 [shào] ⑴ 稍微向后倒退(多指骡马等)⑵ 退

字源字形

捎(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捎(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捎(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捎(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捎(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所交切頁碼404頁,第26字續丁孫

捎自關巳西,凡取物之上者爲撟捎。从手肖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羶巢反頁碼971頁,第4行,第1字述

捎自關以西,凡取物之上者爲撟捎。從手肖聲。

臣鍇曰:「謂取其捎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所交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413頁,第3字許惟賢第1049頁,第1

捎自關巳西凡取物之上者爲撟捎。

取物之上,謂取物之顚也。捎之言梢也。《方言》曰:撟捎,選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取物之上謂之撟捎。按今俗語云捎帶是也。《西京賦》注曰:摕者,捎取之。《𦒱工記》捎其藪,捎溝。注曰:捎,除也。其引申之義。

从手。肖聲。

所交切。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取物之上貨曰捎。俗裝扮得捎,乃上等之裝扮意。

訓「除」,乃消之借。

取物之上者曰捎。今貨之上者曰「捎【俏】貨」。装扮得捎者,乃上等装扮之意(?)。

取物之上者曰捎。今貨之上者曰【妻䚻】[一]貨,即捎字也。[一]此用反切往音以代字,【妻䚻】所切即「捎」字之讀音。故加黑括號標示之,下同。

白话解释

捎,自关口往西的地带,凡是抓握物品上端的动作,人们都称之为“挢捎”。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肖”作声旁。

捎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99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021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67頁
4說文校箋第533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479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762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97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95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60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18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510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423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871頁【補遺】第17810頁
14通訓定聲第1264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55頁【崇文】第4217頁
16說文句讀第1738頁
17章授筆記第500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79頁,第4字
19古字釋要第1120頁,第3字

国语辞典

1.顺便请人携带物品。

《水浒传•第五六回》:“先父临终 之日,留下这些东西,教寄与哥哥做遗念。为因无心腹之人,不曾捎来。”

捎信、捎带。

2.拂、掠。

唐•白居易〈新乐府•秦吉了〉:“鸢捎乳燕一巢覆,乌啄母鸡双眼枯。”

3.割除。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1.雨向某个方向洒落。

把窗户关上!雨捎进来了。

2.退后。

老年人在此谈话,你且往后捎捎。

两岸词典

◎顺便携带物品或传达讯息。

捎信、捎句话、捎份礼物、捎来消息。

1.往后退。

捎车、捎马(令马退后)、往后捎捎,别全部挤在这里。

2.〈口〉洒水。也作“潲”。

菜快干了,得捎点儿水。

3.〈口〉雨水被风吹得斜落。也作“潲”。

捎雨、雨水把地板都捎湿了。

4.〈口〉(颜色)减退。

捎色(ㄕㄞˇ shǎi)。

5.驴马等牲口上套或骑乘时,命令其后退的口令。

翻译

to select; to take; to carry etwas für jemanden (hin)​bringen (V) porter qch à qqn, livr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