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㧃〕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hōu、jiū),部首是扌部,总笔画是5画。
〔㧃〕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丩”。
〔㧃〕字仓颉码是QVL,五笔是RNHH,四角号码是52000,郑码是DZI。
〔㧃〕字的UNICODE是U+39C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4787,UTF-32:000039C3,UTF-8:E3 A7 83。
〔㧃〕字异体字是摎、收。
◎同“收”。《玉篇•手部》:“㧃,古收字,聚也。”《集韻•尤韻》:“收,《説文》:‘捕也。’一曰夏冠名。古作㧃。”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999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417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364頁,第3字
《集韻》:收,古作㧃。註詳攴部二畫。
又,《集韻》:居虬切,音樛 —— 與摎同,束也。〇【按】《說文》:收,从丩、从攴,改从手。
〔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㧃〕字是多音字,拼音是shōu、ji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丩。
〔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ōu] ⑴ 同“收”。《玉篇•手部》:“㧃,古收字,聚也。”《集韻•尤韻》:“收,《説文》:‘捕也。’一曰夏冠名。古作㧃。”㈡ [jiū] ⑴ 同“摎”。纠缠;纠结。《集韻•幽韻》:“摎,束也。或从丩。”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ancient form of 收) to receive what is due; to gather together, to harvest, to collect; to put away, to close, to bind, to restrain, to bring to the end, (same as 摎) entwined -- as branches of a tree; to tangle; to involve, to collaborate; to band togeth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