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字拼音是(tái),部首是至部,总笔画是14画

〔臺〕字是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吉、冖、至”。

〔臺〕字造字法是會意。从至,从高省,與室屋同意。按積土四方高丈曰臺,不方者曰觀曰闕。本义是用土築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築物。

〔臺〕字仓颉码是GRBG,五笔是FKPF,四角号码是40104,郑码是BJWH

〔臺〕字的UNICODE是U+81F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274,UTF-32:000081FA,UTF-8:E8 87 BA。

〔臺〕字异体字是㙜、㙵、䑓、台、坮、𡋛、𡌫、𡌬、𡎲、𡐉、𡔼、𦤼


名词

1.會意。从至,从高省,與室屋同意。按積土四方高丈曰臺,不方者曰觀曰闕。本義:用土築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築物。

2.同本義。

platform;

臺,觀四方而高者。 —— 《說文》可以處臺榭。 —— 《禮記·月令》層臺累榭,臨高山些! —— 《楚辭·招魂》歌臺暖響,春光融融。 —— 杜牧《阿房宮賦》百年多病獨登臺。 —— 杜甫《登高》多少樓臺煙雨中。 —— 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臺閣相向。 —— 唐· 李朝威《柳毅傳》守臺軍士。 —— 《廣東軍務記》

臺門(古代諸侯所築用來了望守衛的土堆高臺);臺榭(壘土高起的平方地叫臺,臺上的亭子叫榭);臺閣(臺榭樓閣);臺觀(樓臺宮觀);臺下(臺榭的下面);臺館(樓臺館閣)

3.通常高於附近區域的平面(地面的或地板的) 。

stage; terrace;

站臺;講臺;檢閱臺;臺城(古代守城拒敵的設備);臺門(古代天子、諸侯宮室的門。因以土爲臺基,故稱)

4.器物的底座 。

stand; support;

臺盞(一種酒盞,有托盤);硯臺;鏡臺;燈臺;船臺;鍋臺;燭臺

5.站;單位。

station;

今從寬將賈赦發往臺站效力贖罪。 —— 《紅樓夢》

氣象臺;電視臺

6.敬辭。用於稱呼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行爲。

term of respectful address in letters, etc.;

臺,侍也。 —— 《廣雅·釋詁一》僕臣臺。 —— 《左傳·昭公七年》。服注:“給臺下徵召也。”

臺諱(對人官名的尊稱);臺坐(敬辭。坐於尊位);臺表(敬辭。用於稱呼人的字);兄臺;臺鑒(請對方閱覽的敬詞);臺屏(敬辭。尊稱對方的家);臺甫(敬辭。舊時用於問人的表字);檯安(敬辭。多用於書信結尾,表示對收信人的問候);臺候(敬辭。用於問候對方寒暖起居);臺席(古以三公取象三臺,故稱宰相的職位爲臺席)

7.莎草。

nutgrass;

南山有臺, 北山有萊。 —— 《詩·小雅·南山有臺》

8.古代中央官署名。

central office;

尚書初入臺爲郎中。 —— 《漢官儀》臺謁當以屬禮。 —— 清· 張廷玉《明史》

9.臺,御史臺,作狀語)。又

臺垣(高級官署);臺輔(高級官署或官位);臺臣(臺閣之臣,國家的大臣;諫官);臺官(官名。漢代以尚書爲中颱,御史爲憲臺,後世因此又稱尚書或御史爲臺官);臺郎(尚書郎);臺省(漢時稱尚書爲臺省。因尚書省的辦事處中臺在禁省中而得名。

10.臺灣省的簡稱 。

Taiwan Province;

臺胞

11.姓。

量词

1.用於某些機器。

一臺車牀; 一臺拖拉機。

2.舞臺上一次完整的演出。

一臺話劇; 兩臺戲對唱。


①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

②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

③量词。一~戏。

④台湾省的简称。~胞。~币。

⑤桌子、案子。写字~。

⑥机构名称。古代可指中央机关。御史~、天文~。

⑦对人尊称的敬辞。兄~。尊~。

⑧姓。


笔顺:横、竖、横、竖、横折、横、点、横撇/横钩、横、撇折、点、横、竖、横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97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1002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970頁,第18

古文: 𡌫 、 㙵

《廣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𡘋音苔。《說文》:觀四方而高者。《釋名》:臺,持也 —— 築土堅高,能自勝持也。《爾雅・釋宮》:闍謂之臺。【註】積土四方也。《禮・月令》:仲夏之月,可以處臺榭。【疏】積土爲之,所以觀望。《五經要義》:天子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圃臺以觀鳥獸。

又,《古今注》:城門皆築土爲之。累土曰臺,故亦謂之臺門。

又,官名。《正字通》:〈袁紹傳〉三臺註:漢官尚書爲中臺,御史爲憲臺,謁者爲外臺。又,〈漢百官表〉註:禮樂官知禮容,故禮部稱容臺。又,王彥威爲《曲臺新禮》三十卷:故太常稱曲臺。又,漢祕書監曰芸臺,唐改祕書爲麟臺,唐〈百官志〉門下省曰鸞臺,宋銀臺司掌受天下奏狀。

又,《博雅》:臺,支也。

又,賤者之稱。《左傳・昭七年》:僕臣臺。【註】皁輿隷僕之至𤰞者也。《孟子》:蓋自是臺無饋也。【註】臺,賤官,主使令者。又,《輟耕錄》:婢役于婢者,謂之重臺。蘇軾〈梅花〉詩:天敎桃李作輿臺。

又,《博雅》:臺,輩也。

又,揚子《方言》:臺,敵延也。東齊海岱之閒曰臺,自關而西秦晉之閒物力同者謂之臺敵。

又,《莊子・庚桑楚》:不可內於靈臺。【註】靈臺者,心也。

又,姓。漢侍中臺佟。又,澹臺,複姓。

又,《字彙補》:古謂陵墓爲臺,如鄴都之三臺,《山海經》帝堯臺,帝嚳臺是也。又,咍臺,卽臺𠷂之聲也。《世說》:許噪於丞相帳,咍臺大鼾。《通雅》:咍臺,晉人常語也。

又,山名。《輿地志》:五臺山,在雁門郡。《山海經》:鹿臺之山。【註】今名麓臺山。《淮南子・地形訓》:濟出王屋,時泗沂出臺台術。【註】時泗沂,皆水名;臺台術,皆山名。《抱朴子・登陟卷》:昔張蓋蹹及偶高成二人,竝精思於雲臺山石室中。

又,神名。《左傳・昭元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爲𤣥冥師,生允格臺駘。臺駘,汾神也。《山海經》:休與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臺之棋。【註】郭曰:帝臺,神人名。

又,漸臺,星名也。

又,宮殿名。鄒陽〈上吳王書〉:秦倚曲臺之宮,懸衡天下。《三輔黃圖》:未央有曲臺殿。

又,草名。《爾雅・釋草》:艾,冰臺。【疏】艾,一名冰臺,卽今艾蒿也。《詩・小雅》:南山有臺。【傳】臺,夫須也。【疏】夫須,莎草也,可爲簑笠。【又】彼都人士,臺笠緇撮。【傳】臺,所以禦暑;笠,所以禦雨也。【箋】臺,夫須也。都人之士,以臺皮爲笠。

又,《字彙》:洪孤切,音乎 —— 臺駘,邾地名。《禮・檀弓》:敗于臺駘。【註】臺音壷,駘音臺,臺當爲壷字之譌。一作壷駘,或作狐駘。《正字通》:臺有壷音,非臺與壷同。《字彙》以臺爲古壷字,誤也。又,《字彙補》:《左傳》臺駘,歷考註疏,𡘋無狐音;《字彙》不知何據而云,亦誤也。

又,《韻補》叶田黎切,音題。《參同契》:皓若搴帷帳,瞑目登高臺;火記六百篇,所趣等不迷。

又,叶同都切,音徒。《易林》:典冊法書,藏在蘭臺。

注解

〔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至部

〔臺〕字拼音是tái,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吉、冖、至

〔臺〕字造字法是會意。从至,从高省,與室屋同意。按積土四方高丈曰臺,不方者曰觀曰闕。本义是用土築成的方形的高而平的建築物。

〔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ái] ⑴ 高平的建筑物⑵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⑶ 量词⑷ 台湾省的简称⑸ 桌子、案子⑹ 机构名称。古代可指中央机关⑺ 对人尊称的敬辞⑻ 姓。

字源字形

臺(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简 上博

臺(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简 郭店

臺(简·汉·张家山) 汉 简 张家山

臺(石经·汉·熹平石经) 汉 石经 熹平石经

臺(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臺(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臺(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臺(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臺(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臺(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徒哀切頁碼394頁,第8字續丁孫

𡔼

臺觀,四方而高者。从至从𡳿,从高省。與室屋同意。

徐鍇繫傳作「从至,高省,與室屋同意,之聲。」段玉裁注:「云『與室屋同意』者,室屋篆下皆云『从至者,所止也』,是其意也。」

《說文新證》:「楚系文字从室、之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田咍反頁碼949頁,第6行,第1字述

臺觀四方而高者也。從至、高省,與室屋同意。之聲。

臣鍇按:《春秋公羊傳》曰:「諸侯臺門。」謂築土爲門也,兩觀於臺上,更爲重屋。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徒哀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338頁,第1字許惟賢第1017頁,第1

臺觀四方而高者也。

《釋名》曰:觀,觀也。於上觀望也。觀不必四方。其四方獨出而高者,則謂之臺。《大雅》。經始《靈臺》。《釋宮》、《毛傳》曰:四方而高曰臺。傳意高而不四方者則謂之觀,謂之闕也。《釋名》。臺,持也。築土堅高能自勝持也。古臺讀同持。心曰《靈臺》。謂能持物。《淮南子》。其所居神者,臺𥳑以游大淸。注。臺,持也。又臺無所鑒,謂之狂生。注。臺,持也。此皆作臺自可通。或作古文握。古文握與臺形相似。

从至。从高省。與室屋同意。

按臺不必有屋。李巡注《爾雅》曰:臺上有屋謂之謝。然則無屋者謂之臺。築高而已。云與室屋同意者,室屋篆下皆云从至者所止也。是其意也。

㞢聲。

徒哀切。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釋名》:「臺,持也」。今作擡。與臺,皀隸。輿,舁也。臺,持也。

古持音同臺,故臺訓持。今兩人相持猶作臺音。

臺舉=持舉,俗作擡,非。「輿臺,皀隸」者=舁持。舊說臺,謂在臺下供奔走者故名臺,非也。《釋名》:「臺,持也。」

臺舉字係持之假。與臺即轎夫之類。輿,舁也;臺,持也。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字形從室、止聲。從室,指與房舍有關;止聲,表示音讀。篆文從室從高省、之聲。從高省,表示高臺建築;之聲,表示音讀。從室從高省、之聲,指用於觀察、眺望,頂部平坦而高於四方的建築物。隸書、楷書皆承篆文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臺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78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991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47頁
4說文校箋第515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466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710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892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78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486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09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59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11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546頁【補遺】第17758頁
14通訓定聲第76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23頁【崇文】第4089頁
16說文句讀第1677頁
17說文新證第830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482頁,第6字
19古字詁林第九冊,第488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086頁,第4字

国语辞典

1.高而平,可供眺望四方的建筑物。

瞭望台、亭台楼阁。

2.在公共场所中,凡高出地面可供人活动或表演的设备。

主席台、舞台。

3.器物的底座。

砚台、锅台、烛台。

4.机构名称。古代可指中央机关。

中台、省台。今日可指观测天象或发送电讯的机构。如:气象台、天文台、电视台、广播电台。

5.对人尊称的敬辞。

兄台、尊台。

6.量词。计算机器或电子设备的单位。

一台机器、两台电视。

7.台湾的简称。

8.姓。如汉代有台佟,宋代有台号。

两岸词典

1.用于观察、眺望,顶部平坦而高的建筑物。

塔台、瞭望台、烽火台。

2.某些作底座用的器具或器具的底座。

烛台、砚台。

3.公共场所内高出地面的设备(多用于表演或演说等)。

舞台、讲台。

4.某些像台的小型建筑设施。

井台、阳台、窗台、站台。

5.某些机构名称。

天文台、气象台、电视台。

6.敬辞。用于称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动作。

兄台、台启。

7.台湾的简称。位于亚洲东南部,东滨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北临东海,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包括台湾本岛、澎湖群岛、绿岛、兰屿等岛屿。

台胞、台海两岸。

8.量词:(1)用于计算戏剧等的演出。

好戏连台、一台野戏。

9.量词:(2)用于计算机器或电子设备。∥台⃝俗写也作“台”。

三台电脑、一两台电视。

10.姓。

翻译

tower, lookout; stage, platfor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