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字拼音是(tóng),部首是目部,总笔画是17画

〔瞳〕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童”,五行属火。

〔瞳〕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目,童声。本义是瞳孔。

〔瞳〕字仓颉码是BUYTG,五笔是HUJF,四角号码是60015,郑码是LSKB,中文电码是4227,区位码是4511

〔瞳〕字的UNICODE是U+77B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643,UTF-32:000077B3,UTF-8:E7 9E B3。

〔瞳〕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3404,属次常用字


名词

1.形声。从目,童声。本义:瞳孔。

2.同本义 eye pupil 俗称“瞳仁”。眼珠中心虹膜上一个可收缩的孔。

瞳,目珠子也。 —— 《玉篇》舜目盖重瞳子。 —— 《史记·项羽本纪》

瞳子(虹膜中心的小圆孔);瞳神。

3.借指目光 。

sight; vision; view;

瞳睛(眼睛。亦借指目光)

形容词

◎无知的样子 。

ignorant;

瞳矇(愚昧无知)

动词

◎看见 see大嫂兜出檐口放,上瞳格子下瞳人。——《中国歌谣资料》。原注:“瞳,看见。”


①〔~孔〕虹膜中央的小孔,光线通过瞳孔进入眼内。通称“瞳子”、“瞳人”、“瞳仁”。

②懵懵懂懂,瞪着眼看的样子:“汝~焉如新生之犊”。


笔顺:竖、横折、横、横、横、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54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818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775頁,第25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𡘋音同。《玉篇》:目珠子也。《釋名》:瞳子。瞳,重也,膚幕相裹重也。〈靈樞經〉:骨之精爲瞳子。【註】腎之精也。

又,通作童。《史記・項羽本紀》:舜目蓋重瞳子,項羽亦重瞳子。《前漢書》作童。《神仙傳》:李根兩目童子皆方。《仙經》云:八百歲人童子方也。

又,無心直視之貌。《莊子・知北遊》:女瞳焉如新生之犢。

又,《集韻》:丑降切,踔去聲。《莊子・知北游郭》〔註〕:瞳,菟絳反。【李註】未有知貌。《正韻》:又音充。

注解

〔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瞳〕字拼音是tó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童,五行属

〔瞳〕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目,童声。本义是瞳孔。

〔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óng] ⑴ 〔~孔〕虹膜中央的小孔,光线通过瞳孔进入眼内。通称“瞳子”、“瞳人”、“瞳仁”。⑵ 懵懵懂懂,瞪着眼看的样子:“汝~焉如新生之犊”。

字源字形

瞳(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瞳(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瞳(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瞳(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瞳(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国语辞典

◎眼珠。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瞳孔、瞳仁。

两岸词典

◎瞳孔,即眼球虹膜中央进光的圆孔。

瞳仁、重瞳子。

翻译

pupil of eye Pupille (S) pupill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