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窳〕字拼音是(yǔ),部首是穴部,总笔画是15画

〔窳〕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穴、㼌”,五行属木。

〔窳〕字仓颉码是JCHOO,五笔是PWRY,四角号码是30232,郑码是WOPP,中文电码是4524,区位码是8133

〔窳〕字的UNICODE是U+7AB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411,UTF-32:00007AB3,UTF-8:E7 AA B3。

〔窳〕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6009

〔窳〕字异体字是窪、𠋟、𥦠


形容词

1.凹陷;低下。

hollow; sunken; depressed;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丘云。 —— 《史记》

窳儿(山顶上的缺口);窳下(凹陷;低下);窳隆(凹凸;卑和高);窳曲(塌陷歪斜的样子)

2.疵病;粗劣。

of poor quality;

俗不偷薄,器不行窳。 —— 《新唐书》

窳陋(粗劣简陋);窳薄(粗劣;浅陋)

3.败坏,腐败。

corrupt;

天下一大器也,用之久,则必弊窳残缺。 —— 元· 郝经《玄政议》

窳敝(腐败;调敝);窳弱(衰弊)

4.懒惰。

lazy;

爱子不惰食,惰民不窳,而庸民无所于农,是必农。 —— 《商君书》

窳怠(懒惰;懈怠);窳农(惰农)

5.羸弱。

thin and weak;

赢窳则寿命短。 —— 《论衡》

窳陋(羸弱)

6.谓器中空空。

hollow; empty;

囊橐罄留储,釜甑恒若窳。 —— 明· 刘基《久雨坏墙园蔬尽压怅然成诗》


①(事物)恶劣,粗劣。~劣。~败(腐败;败坏)。~陋(粗劣,质量很差)。良~(优劣)。

②懒。~惰。

③瘦弱。


笔顺: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撇、撇、竖提、点、点、撇、撇、竖提、点、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穴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73頁,第18

同文書局本: 第867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829頁,第38

《唐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𡘋庾上聲。《說文》:汚窬也。器空中。亦病也、惡也、惰也。《史記・五帝紀》:器不苦窳。又,〈貨殖傳〉:以故呰窳。徐廣曰:呰窳,茍且惰懶之謂。

又,弱也。枚乗〈七發〉:手足惰窳。【李善註】窳,弱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朔方郡有窳渾縣。又,〈西域傳〉:康居有小王五,三曰窳匿王,治窳匿城。《山海經》:汾水出上窳北,而西南注河。

又,獸名。《山海經》:少咸之山有窫窳、咸山有合窳,皆人面獸,食人。

又,《字彙補》:容朱切,音兪 —— 鄕名,在絳。

亦通作愉。《爾雅・釋詁》:愉,勞也。【註】勞苦者多惰愉。今字或作窳。

又,《集韻》與窪同。

又,烏瓜切,音蛙 —— 汚衺下也。與窊同。

注解

〔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穴部

〔窳〕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穴、㼌,五行属

〔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ǔ] ⑴ (事物)恶劣,粗劣⑵ 懒⑶ 瘦弱。

字源字形

窳(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窳(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窳(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窳(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窳(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以主切頁碼243頁,第23字續丁孫

窳污窬也。从穴㼌聲。朔方有窳渾縣。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弋主反頁碼622頁,第7行,第1字述

窳汙窬也。從穴㼌聲。朔方有窳渾縣也。

臣鍇曰:「汙音迂也。《史》曰:『舜陶於河濵,器不苦窳。」窳,缺也;苦,薄也。又墮窳,病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以主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378頁,第2字許惟賢第603頁,第9

窳污窬也。

污窬,葢與污衺同。亦謂下也。以衺與窊同韵。窬與窳同韵。故分別其辭也。《史記》。舜陶河濱。器不苦窳。裴駰曰:窳,病也。按器窳者,低陷之謂。亦汙窬之意也。《釋詁》曰:窳,勞也。郭云:勞苦者多惰窳。《大雅・毛傳》曰:訿訿,窳不供事也。《史記》。啙窳偷生。晉灼曰:啙,病也。窳,惰也。許於《此部》啙下亦云窳也。葢卽用《毛傳》。《毛詩》訿,卽啙也。此等窳皆訓惰嬾。亦皆污窬引伸之義。釋玄應屢引揚承慶《字統》說。懶者不能自起。如瓜瓠在地不能自立。故字从㼌。又嬾人恒在室中。故从穴。夫穴訓土室。不必从宀而後爲室也。而《召旻・正義》曰:艸木皆自豎立。惟瓜瓠之屬臥而不起。似若嬾人常臥室。故字从宀。宀音眠。此亦用《字統》說。而與玄應所據有異。且陸氏《釋文》,孔氏《正義》皆引《說文》窳,嬾也。而《說文》無此語。聞疑載疑。不敢於《宀部》妄補窳篆。

从穴。㼌聲。

以主切。古音在四部。按《字統》說。㼌爲會意。許則云形聲。

朔方有窳渾縣。

朔方郡窳渾縣。《地理志》有。《郡國志》無。《讀史方輿紀要》曰:故窳渾城在故夏州西北。漢縣。故夏州城在榆林衞西北二百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器不苦窳」,楊承慶說是也。

窳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77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608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467頁
4說文校箋第306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293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1058頁,第7字
7說文約注第180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774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1556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88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301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247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545頁【補遺】第17132頁
14通訓定聲第1809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640頁【崇文】第2557頁
16說文句讀第987頁
17章授筆記第315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899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720頁,第10字

国语辞典

1.粗糙、不坚实。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观器械之良窳,察俗化之诚伪。”

2.衰弱。

《文选•枚乘•七发》:“血脉淫濯,手足堕窳。”汉•王充《论衡•命义》:“禀性软弱者,气少泊而性羸窳;羸窳则寿命短。”

3.怠惰的。

《商君书•垦令》:“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

◎腐败、败坏。

《三国志•卷四二•蜀书•郤正传》:“然而道有隆窳,物有兴废,有声有寂,有光有翳。”《清史稿•卷四一•灾异志二》:“兰州瓜窳,剖之有血,食者立病。”

两岸词典

1.〈书〉不结实;(品质)粗劣。

窳劣、窳陋、不分良窳。

2.〈书〉败坏;腐败。

窳败、道有隆窳。

3.〈书〉懒惰;懈怠。

窳惰、窳民、窳农。

翻译

dirty, useless, weak, powerless; cracked, a flaw défectueux, de mauvaise qualité, paresseux, chétif, fragil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