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瘳〕字拼音是(chōu),部首是疒部,总笔画是16画。
〔瘳〕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翏”,五行属金。
〔瘳〕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疒”,表示与疾病有关。本义是病愈。
〔瘳〕字仓颉码是KSMH,五笔是UNWE,四角号码是00122,郑码是TYOP,中文电码是4065,区位码是8112。
〔瘳〕字的UNICODE是U+763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259,UTF-32:00007633,UTF-8:E7 98 B3。
〔瘳〕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6160。
〔瘳〕字异体字是𤵃、𤹭、𤺟。
1.形声。从“疒”,表示与疾病有关。本义:病愈。
2.同本义。
recover;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方苞《狱中杂记》
瘳恙(病愈);瘳健(病愈,恢复健康)
3.减损,损失。
lose;
君不度而贺大国之袭,于己也何瘳? —— 《国语·晋语二》
①病愈。
②损害,减损。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66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779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734頁,第7字
《唐韻》:敕鳩切;《集韻》、《韻會》、《正韻》:丑鳩切,𡘋音抽。《說文》:疾病瘉也。【徐曰】忽愈,若抽去之也。《書・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詩・鄭風》:既見君子,云胡不瘳。【傳】瘳,愈也。《左傳・昭十三年》:事齊楚,其何瘳於晉。【註】瘳,差也。
又,損也。〈晉語〉: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於已何瘳㊟〔已字當為己字形誤。原作:於己何瘳〕。【註】瘳,損也。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 —— 義同。
〔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瘳〕字拼音是chōu,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翏,五行属金。
〔瘳〕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疒”,表示与疾病有关。本义是病愈。
〔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ōu] ⑴ 病愈。⑵ 损害,减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包山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秦 简 放马滩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关沮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七下反切敕鳩切頁碼第248頁,第21字續丁孫
疾瘉也。从𤕫翏聲。
卷别卷十四反切敕尤反頁碼第637頁,第3行,第1字述
疾病瘉也。從疒翏聲。
臣鍇曰:「忽愈若抽去之也。《尚書・金縢》:『王有疾不豫,周公乃卜:翌日乃瘳。』是愈速也。」
卷别卷七下反切敕鳩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408頁,第7字許惟賢第617頁,第7字
疾瘉也。
二字互訓也。
从𤕫。翏聲。
敕鳩切。三部。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87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623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7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14頁,第10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00頁,第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081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846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852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594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92頁,第2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09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535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7683頁【補遺】第1714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034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657頁【崇文】第262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011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七冊,第71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735頁,第11字 |
动
◎病愈。
《书经•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而阿针背入一二寸,巨阙胸脏针下五六寸,而病辄皆瘳。”
名
◎损失、减少。
《国语•晋语二》:“君不度而贺大国之袭,于己也何瘳?”唐•李观〈上宰相安边书〉:“虏滋新谋,土失旧封,伊顷迄今,有加无瘳。”
◎〈书〉病愈。
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书经‧说命上》)。
to be healed; to reform entdecken, sich erholen guéri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