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䠂〕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ú、chǔ),部首是足部,总笔画是15画。
〔䠂〕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林、足”。
〔䠂〕字仓颉码是DDRYO,五笔是SSKH,四角号码是44801,郑码是FFJI。
〔䠂〕字的UNICODE是U+480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8434,UTF-32:00004802,UTF-8:E4 A0 82。
〔䠂〕字异体字是楚。
◎同“楚”。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35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27頁,第2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06頁,第35字
《字彙》同「楚」。《正字通》:楚从疋。从足者,俗書也。〇【按】《隷釋・漢潘乾校官𥓓》、李翕〈郙閣頌〉,楚皆作䠂。
〔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䠂〕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ú、chǔ,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林、足。
〔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ú] ⑴ 同“楚”。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六上反切創舉切頁碼第195頁,第6字續丁孫
䠂、𣕑、𣗢
叢木。一名荆也。从林疋聲。
按:甲文、金文從足。古文足、疋同字。
卷别卷十一反切襯許反頁碼第500頁,第6行,第2字述
叢木。一名荊也。從林疋聲。
臣鍇曰:「荊性亦叢生,齊謝眺《詩》曰:『平楚正蒼然。』平楚,叢木廣逺也。」
卷别卷六上反切創舉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084頁,第1字許惟賢第477頁,第2字
叢木。
《小雅》傳曰:楚楚,茨棘皃。小徐引小謝詩曰: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一名荊也。
一名當作一曰:許書之一曰:有謂別一義者。有謂別一名者。上文叢木泛詞。則一曰爲別一義矣。《艸部》荊下曰楚木也。此云荊也。是則異名同實。楚國或𧦝楚。或𧦝荊。或絫𧦝荊楚。
從林。疋聲。
創舉切。五部。
朱一叢木。「衣裳楚楚」當作𪓐。酸楚、痛楚當作齭。
朱二叢木,小木也。楚鵠亦小鳥。
朱三叢木也,有小意,故楚鶻訓小鵲。清楚乃諝之借。又魚陽對轉為爽,故又云清爽, 亦可作疏。「衣裳楚楚」訓美,為𪓐之借。
錢一衣裳楚楚=𪓐。痛楚、酸楚=齭。
楚,丛生的树木。另一名称是荆树。字形采用“林”作边旁,采用“疋”作声旁。
甲骨文、金文及戰國文字形體皆從林、足聲。「林」表示樹木叢生的樣子;「足」是人的腳,在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篆文字形為從林、疋聲。「疋」也是人的腳,和「足」本為一字,只有上像腓腸(小腿上鼓起的肉)的形體略有不同,即上端的圓形開、合有別而已。隸書及楷書字形則據篆文而定。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86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01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8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51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41頁,第4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861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507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262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273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53頁,第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48頁,第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993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291頁【補遺】第1692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626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21頁【崇文】第208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788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258頁,第2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19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601頁,第2字 |
(same as 楚) name of a powerful feudal state which existed 740-330 B.C.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