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沚〕字拼音是(zhǐ),部首是氵部,总笔画是7画。
〔沚〕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止”,五行属水。
〔沚〕字仓颉码是EYLM,五笔是IHG,四角号码是31110,郑码是VII,中文电码是3098。
〔沚〕字的UNICODE是U+6C9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802,UTF-32:00006C9A,UTF-8:E6 B2 9A。
〔沚〕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3772。
〔沚〕字异体字是洔。
名词
◎(形声。从水,止声。本义:水中的小洲) 同本义 small island小渚曰沚。——《说文》淹低沚兮京沚。——《楚辞·陶壅》。注:“京沚即高洲也。”宛在水中沚。——《诗·秦风·蒹葭》
◎水中的小块陆地。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63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612頁,第1字
標點整理本: 第559頁,第6字
《唐韻》、《集韻》、《韻會》𡘋諸市切,音止。《爾雅・釋水》:小渚曰沚。《詩・召南》:于沼于沚。
又,《釋名》:止息也,可以止息其上。
又,《集韻》:職吏切,音志。《正韻》:諸氏切,音紙 —— 義𡘋同。
又,《韻補》叶諸池切。《楚辭・九懷》「淹低徊兮京沚」,與師、彝爲韻。
《玉篇》或作洔。
〔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沚〕字拼音是zh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止,五行属水。
〔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ǐ] ⑴ 水中的小块陆地。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諸市切頁碼第369頁,第14字續丁孫
小渚曰沚。从水止聲。《詩》曰:「于沼于沚。」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只耳反頁碼第904頁,第3行,第2字述
小渚曰沚。從水止聲。《詩》曰:「于沼于沚。」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諸市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209頁,第2字許惟賢第961頁,第6字
小渚曰沚。
《召南》傳曰:沚,渚也。此渾言之。《秦風》傳,《爾雅・釋水》曰:小渚曰沚。此析言之也。
从水。止聲。
諸市切。一部。
詩曰:于沼于沚。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30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932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0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480頁,第1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40頁,第1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609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73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458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354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90頁,第3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465頁,第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896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0969頁【補遺】第1766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648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966頁【崇文】第386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568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30頁,第5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026頁,第8字 |
名
◎凸起水面的小块陆地。
《诗经•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南朝宋•鲍照〈赠傅都曹别诗〉:“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书〉水中的小块陆地。
洲沚、宛在水中沚。
islet in stream; small sandbar Inselchen (S) îlo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