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眦〕字拼音是(zì),部首是目部,总笔画是11画。
〔眦〕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此”,五行属火。
〔眦〕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目,此声。本义是眼角。
〔眦〕字仓颉码是BUYMP,五笔是HHXN,四角号码是62010,郑码是LIRR,中文电码是4180,区位码是7786。
〔眦〕字的UNICODE是U+772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502,UTF-32:00007726,UTF-8:E7 9C A6。
〔眦〕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4810。
〔眦〕字异体字是眥、𥈐。
名词
1.形声。从目,此声。本义:眼角。
2.同本义。
canthus, pl. canthi;
眥,目厓也。 —— 《说文》拭眥扬眉而望之。 —— 《列子·汤问》目赤痛眥疡。 —— 《素问·气交变大论》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史记·项羽本纪》
3.泛指眼睛 。
eye;
眦占(侧目而视);眦血(眼睛瞪裂而流出的血);眦决(眦裂);眦诟(眼屎);眦泪(眼泪)
4.眼眶。
orbit;
中必决眦。 —— 司马相如《子虚赋》
眦裂(张目怒视,眼眶破裂)
◎眼角,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称“内眦”,靠近两鬓的称“外眦”~裂(形容愤怒到极点)。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26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805頁,第17字
標點整理本: 第762頁,第15字
《類篇》與眥同。
〔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眦〕字拼音是z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此,五行属火。
〔眦〕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目,此声。本义是眼角。
〔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ì] ⑴ 眼角,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称“内眦”,靠近两鬓的称“外眦”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卷别卷四上反切在詣切頁碼第104頁,第6字續丁孫
眦
目匡也。从目此聲。
卷别卷七反切寂帝反頁碼第273頁,第1行,第1字述
目匡也。從目此聲。
卷别卷四上反切在詣切古音第十五、十六部頁碼第517頁,第3字許惟賢第232頁,第1字
目匡也。
謂目之匡當也。《木部》曰:槶,匡當也。《字林》作目厓。
从目。此聲。
在詣切。十五十六部。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03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77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1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36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30頁,第9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461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787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858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668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81頁,第9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33頁,第9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001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3785頁【補遺】第16568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344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272頁【崇文】第108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388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783頁,第2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351頁,第4字 |
corner of the eyes, eyesockets Augenwinkel (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