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字拼音是(dàn),部首是言部,总笔画是13画

〔誕〕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言、延”或“訁、延”。

〔誕〕字仓颉码是YRNKM YRNKV,五笔是YTHP,四角号码是02641,郑码是SYMI

〔誕〕字的UNICODE是U+8A9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477,UTF-32:00008A95,UTF-8:E8 AA 95。

〔誕〕字异体字是唌、訑、诞、𧥡、𧩙


1.行为放荡或怪异。

放诞、怪诞、荒诞不经。

2.大的。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赞曰》:“光武诞命,灵贶自甄。”

1.虚妄不实的言语。

汉•刘向《说苑•卷八•尊贤》:“口锐者多诞而寡信,后恐不验也。”

2.生日。

寿诞、华诞。

1.出生。

《晋书•卷九二•文苑传•袁宏传》:“云获麟于此野,诞灵物以瑞德,奚授体于虞者!”

诞生。

2.夸口而言。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一三首之九:“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大大的。

《书经•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

◎发语词,无义。

《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见“诞”。


笔顺: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撇、竖、横、竖折/竖弯、横折折撇、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78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162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1137頁,第1

《廣韻》:徒旱切;《集韻》、《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𡘋音袒。《說文》:詞誕也。【徐曰】妄爲大言也。《廣韻》:欺也。《書・無逸》:乃逸乃諺,既誕。【蔡傳】誕妄。【孔傳】欺誕。《史記・扁鵲傳》:先生得無誕之乎。《荀子・修身篇》:易言曰誕。《說苑・尊賢篇》:口銳者,多誕而寡信。

又,《正韻》:放也。《左傳・昭元年》:伯州犁曰:子姑憂子晳之欲背誕也。【註】放誕也。《晉書・羊曼傳》:阮孚爲誕伯。

又,《爾雅・釋詁》:大也。《書・大禹謨》:帝乃誕敷文德。【傳】大也。《詩・大雅》:誕彌厥月。【毛傳】大也。【朱傳】發語辭。

又,《字彙》:闊也。《詩・國風》: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箋】土氣緩,則葛生闊節。

又,《廣韻》:育也。《後漢・裴楷傳》:昔文王一妻,誕致十子。《晉書・袁宏傳》:誕靈物以瑞德。

又,《玉篇》:天子生曰降誕。《後漢・虞美人傳》:誕生聖皇。《舊唐書・德宗紀》:上誕日,不納中外之貢。

又,《廣雅》:信也。

又,誕馬。《唐書・儀衞志》:一品鹵簿有誕馬六。《宋史・儀衞志》:誕馬,散馬也。

又,國名。〈魏志・東夷傳〉有古誕者國。

又,獸名。詳訛字註。

又,《正韻》:杜晏切,袒去聲 —— 亦放也。與訑同。

《集韻》亦作唌。

注解

〔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誕〕字拼音是d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延

〔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àn] ⑴ 见“诞”。

字源字形

誕(传抄·魏·三体石经) 魏 传抄 三体石经

誕(石经·唐·开成石经)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誕(印刷字体·宋·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誕(印刷字体·宋·增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誕(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誕(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徒旱切頁碼74頁,第11字續丁孫

誕詷誕也。从言延聲。

𧥡

𧥡籒文誕省𠂛。

桂馥義證:「詞誕也者當為詷也。」沈濤古本考:「《一切經音義》卷十九引『誕,大也。』蓋古本如是。《爾雅・釋詁》、《詩》毛傳皆云『誕,大也』,與許解合。今本義不可通。玄應書『大也』下又有『不實也』三字,當是衍《說文》語。」王筠句讀:「延从㢟,廴聲,𠂛不成字。」丁福保詁林:「周雲青案:唐寫本《玉篇》『誕』注引《說文》󰮄,籀文誕。蓋古本如是。今二徐本改作省𠂛,誤甚,宜據改。」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特坦反頁碼210頁,第1行,第3字述

𧥡詞誕也。從言延聲。

臣鍇曰:「又妄爲大言也。又大也。」

反切………頁碼210頁,第2行,第1字述

籒文誕省正。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徒旱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392頁,第4字許惟賢第176頁,第14

𧥡䛐誕也。

此三字葢有誤。《釋詁》、《毛傳》皆云:誕,大也。

从言。延聲。

徒旱切。十四部。

籒文誕。省𠂛。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大話,故引申為大。

白话解释

诞,言词荒诞。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延”作声旁。這,这是籀文的“诞”,省略了“正”字。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言、延聲,《說文》籀文作「」,為「誕」字省「」旁,又把左邊的「言」旁移到右邊。隸書、楷書同篆文。字從「言」為義符,表示是與言語有關(從字形來看,「誔」字本義應該是「大言」,講大話);從「延」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延」字本義為「長行也」,此義與「誕」字的各個義項都沒有關係,因此沒有兼義的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誕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48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212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168頁
4說文校箋第102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95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33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59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37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03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61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102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76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081頁【補遺】第16450頁【後編】第18230頁
14通訓定聲第3044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11頁【崇文】第841頁
16說文句讀第292頁
17章授筆記第111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87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267頁,第8字

国语辞典

1.行为放荡或怪异。

放诞、怪诞、荒诞不经。

2.大的。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赞曰》:“光武诞命,灵贶自甄。”

1.虚妄不实的言语。

汉•刘向《说苑•卷八•尊贤》:“口锐者多诞而寡信,后恐不验也。”

2.生日。

寿诞、华诞。

1.出生。

《晋书•卷九二•文苑传•袁宏传》:“云获麟于此野,诞灵物以瑞德,奚授体于虞者!”

诞生。

2.夸口而言。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一三首之九:“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大大的。

《书经•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

◎发语词,无义。

《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两岸词典

1.虚妄的;不合情理的。

诡诞、怪诞、荒诞。

2.(人)出生。

诞生、诞辰。

3.生日。

华诞、圣诞、寿诞。

翻译

to bear children, give birth; birth absurd, grotesk , Geburt, Geburtstag (S) naissance, anniversaire, absurd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