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蒐)是什么意思
蒐-古代汉语字典
蒐sōu
【释义】:
①草名,即茜草。《山海经·中山经》:“(厘山)其阳多玉,其阴多蒐。”②春天打猎。《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苗、獮xiǎn、狩:分别指夏天、秋天、冬天打猎。)《管子·小匡》:“春以田曰蒐。”(田:打猎。)③检阅。《左传·成公十六年》:“蒐乘、补卒,秣马、利兵。”(乘:兵车。秣马:喂马。利兵:磨兵器使锋利。)④隐藏。《左传·文公十八年》:“少皞氏有不才子……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少皞氏:即金天氏,五帝之一。服:行。慝tè:邪恶。盛德:指有盛德之人。)⑤通“搜”。搜集,寻找。陆机《辨亡论上》:“于是讲八代之礼,蒐三王之乐。”
【说明】“蒐”只在“搜寻”的意义上与“搜”通用,其他意义都不写作“搜”。
蒐-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蒐sōu
【中古音】:
【上古音】:
所鳩切
【通假字释义】:
山尤開二(心幽) 茅蒐,茹蘆,人血所生,可以染絳。
【正字及释义】:
數 shǔ
所矩切 山麌合二(心侯) 計算,查點。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齊社,蒐軍實,使客觀之。〔《定聲》:蒐,借爲數。〕
搜 sōu
所鳩切 山尤開二(心幽) 求索,尋找。
《左傳·隱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皆于農
以講事也。〔杜預注:蒐,索擇取不孕者。〕
《公羊傳·桓公四年》:春曰苗,秋曰蒐。
《白虎通·田獵》:秋謂之蒐何?蒐索肥者也。
《文選》陸機《辯亡論》:於是講八代之禮,蒐三王之樂。〔《左氏傳》杜預注云:蒐,閲也,蒐與搜古字通。〕
廋 sōu
所鳩切 山尤開二(心幽) 隱藏。
《左傳·文公十八年》:少皡氏有不才子,毁信廢忠,崇飾惡言;靖譖(zèn誣諂)庸回,服讒蒐慝,以誣盛德,天下之民謂之窮奇。〔服虔、杜預俱謂蒐,隱也,蓋以蒐爲廋。《定聲》:蒐,借爲廋。〕
蒐-难僻字字典
蒐sōu
【同音字】:搜
【释义】:
①“搜”的异体字。②春天打猎。亦作“搜”。
蒐-金瓶梅字典
蒐
sōu 《广韵》:茅蒐,草。又春猎曰蒐。 所鸠切 流开三平尤生
检阅、视察。 臣闻巡蒐四方,省察风俗,乃天子巡狩之事。(四八8下9)
蒐-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