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绥

绥(綏)是什么意思

  • 绥-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绥-古代汉语字典

    绥ruí

    【释义】:

    见“绥”㈡。

  • 绥-古代汉语字典

    【释义】:

    ㈠suí ①登车时作拉手用的绳子。《左传·宣公十二年》:“授赵旃绥,以免。”《吕氏春秋·贵生》:“王子搜援绥登车。”②安抚。《左传·僖公四年》:“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盐铁论·备胡》:“务以德安近而绥远。”③退军。《左传·文公十二年》:“宣子曰:‘秦获穿也,获一卿矣。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穿:人名,赵穿。)④止,制止。《国语·齐语》:“绥谤言。”

    ㈡ruí ⑤一种旗杆顶饰有旄牛尾的旗子。《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绥。”

  • 绥-难僻字字典

    绥suí

    【同音字】:随

    【释义】:

    ①古时登车时用作拉手的绳索。②安;安抚。如:绥靖(安抚使保持地方安静)。

  • 绥-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绥suí綏

    【释义】:

    〈文〉①安抚绥靖|绥抚。→②安好(多用于书信)顺颂台绥|时绥。

  • 绥-汉字异读字典

    ㈠suí 又读suī ①车上的绳索,登车时作拉手用。《庄子·让王》:“王子𢯱援绥登车。”②安;安抚。《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思靖百姓,惧未能绥。”③退军。曹操《败军令》:“将军死绥。”④旌旗名。《释名·释兵》:“绥,夏后氏之旌也。”

    ㈡tuǒ 〔通〕“妥”。停止。《国语·齐语》:“使民以劝,绥谤言。”

  • 绥-历代避讳字汇典

    绥suí

    东汉和熹邓皇后名绥。

    〔改称〕〈县名〉《汉书·地理志下》酒泉郡绥弥县,如淳注:“今曰安弥。”《汇考》卷二四曰:“案:‘绥’之为‘安’,当因避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