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苔)是什么意思
苔-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苔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苔-古代汉语字典
苔
【释义】:
㈠ dá△①小豆。《晋书·律历志上》:“菽、苔、麻、麦。”(菽:豆类的总称。)②应答,允当。后来写作“答”。《尚书·洛诰》:“奉苔天命,和恒四方。”又:“笃前人成烈,苔其师。”(师:指太师。周公旦于成王时位为太师。)③量词。《史记·货殖列传》:“蘖曲盐豉千苔。”④厚重的样子。《汉书·货殖传》:“苔布皮革千石。”
㈡tà ⑤[荅焉]荅然,沮丧的样子。《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苔苔似丧其耦。”(耦:配偶。)
苔-古代汉语字典
苔tái
【释义】:
隐花植物的一类,多生在阴湿的地方。《淮南子·泰族》:“穷谷之污,生以青苔。”(污:停滞不流的水。)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常用古汉语字典
苔tái
【释义】:
[名]地衣类植物,苔藓。王维《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苔1-常用字详解字典
苔1tái
从艸台声,形声,
,8画。苔藓植物类。生于潮湿之处,根茎叶区别不明显,也叫地衣、水衣
苔1衣|苔1原△青苔1。
苔2-常用字详解字典
苔2tāi
舌苔:舌头表面上滑腻的物质。
〈辨〉苔1与薹是不同的两个字,并非简体与繁体的关系,苔指苔藓植物类,薹一般指菜薹,不要搞错。
苔-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苔tāi
【释义】:
舌苔,舌头表面上的一层滑腻物质,是由上皮细胞、细菌、唾液和食物残渣等共同形成的。舌苔可以反映人的健康状况,是中医诊断病情的依据之一。
另见tái。
苔-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苔tái
【释义】:
苔藓植物门的一纲。根、茎、叶之间的区别不明显,有绿、青、紫等色,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苔”和“薹”不同。“苔”指苔藓植物门的一纲,“薹”通常指菜薹。
另见tāi。
苔-汉字异读字典
苔
㈠tái 青苔:也指苔类植物。生长于阴湿的地方。
㈡tāi 〔复〕舌苔:中医学名词,指生于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
苔-金瓶梅字典
苔
tái 《广韵》:上同(菭)。(鱼衣湿者曰濡落,也作“苔”。)又藓也。 徒哀切 蟹开一平咍定
①苔藓。 苔径无风蝶自由。(五二1上3)
②菜名,即紫堇。 拿上八个靠山小碟儿,盛着十香瓜,五方豆豉酱,油浸的花椒,酽醋滴的苔菜,……(五四4下11)
苔-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