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坛

坛(壇)是什么意思

  • 坛-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坛1-古代汉语字典

    坛1

    【繁体字】:壇

    【释义】:

    ㈠ tán ①为举行祭祀或其他典礼所筑的土台。《尚书·金縢》:“为坛1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史记·淮阴侯列传》:“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1场,具礼,乃可耳。”泛指其他土台式的东西。《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1。”卢纶《虢州逢侯剑同寻南观因赠别》:“浇花绕石坛1。”②基址。《左传·哀公元年》:“室不崇坛1。”《庄子·则阳》:“观于大山,木石同坛1。”③庭院。屈原《九章·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1兮。”《淮南子·说林》:“腐鼠在坛1,烧薰于宫。”④指某些领域或场所。欧阳修《答梅圣俞寺丞见寄》:“诗坛1推子将。”

    ㈡shàn ⑤同“墠”。清扫过的供祭祀的空地。《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逾竟,为坛1位,乡国而哭。”又指清扫,清除。《周礼·夏官·大司马》:“暴内陵外则坛1之。”⑥堂屋。景差《大招》:“南方小坛1,观绝霤只。”

  • 坛2-古代汉语字典

    坛2tán

    【繁体字】:壜

    【释义】:

    坛子,一种陶器。许浑《夜归驿楼》:“桥边沽酒半坛2空。”

  • 坛1-古代汉语字典

    坛1shàn

    【繁体字】:壇

    【释义】:

    见“坛1(壇)”㈡。

  • 坛-常用古汉语字典

    坛tán

    【繁体字】:壇

    【释义】:

    [名]①土筑的高台,用于朝会、祭祀、盟誓等。司马迁《陈涉世家》: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尚书·金縢》: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②庭院中的土台。《楚辞·九歌·湘夫人》:荪壁兮紫坛。屈原《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③指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曹雪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堂上设了乩坛。《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建坛在家,与人行持,甚著效验。④指讲学场所及文艺园地。元好问《寄英禅师》:家无儋石储,气压风骚坛。

  • 坛-常用古汉语字典

    坛tán

    【繁体字】:罎

    【释义】:

    [名]口小肚大的陶制盛器。许浑《夜归驿楼》:窗下覆棋残局在,橘边沽酒半坛空。《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就叫烧许多红炭,堆在桂花树边,把酒坛顿在炭上。

  • 坛1-常用字详解字典

    坛1tán

    从土昙省声,形声,,7画。①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台,用土石等筑成天坛1|祭坛1。②用土堆成的台,多在上面种花花坛1。③发表言论的场所论坛1|讲坛1。④指文艺界或体育界文坛1|诗坛1|体坛1|乒坛1。

  • 坛2-常用字详解字典

    坛2tán

    罎、罈

    坛子,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醋坛2|酒坛2。也可作量词一坛2酒。

    〈辨〉坛1篆书作壇,从土亶声,义项①为它的本义,义项②③④由此引申。亶读dǎn。坛2本作壜,从土曇声,曇为昙的繁体,读tán;又写作罎,形符从缶,今作坛2的繁体字。还写作罈,形符也从缶,以覃为声符,覃读tán,今作坛2的异体字。今通作坛。

  • 坛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坛1tán壇

    【释义】:

    土、石等筑成的高台,古代用于举行祭祀、会盟、誓师等大典天坛1|日坛1|祭坛1|登坛1拜将。→②用土堆成的可以种花的平台花坛1。→③指文艺或体育界文坛1|诗坛1|影坛1|体坛1|棋坛1。→④讲学或发表言论的场所讲坛1|论坛1。→⑤僧道过宗教生活或举行祈祷法事的场所;某些会道门拜神集会的场所或组织济公坛1|乩坛1|坛1主。

  • 坛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坛2tán罎*罈壜

    【释义】:

    坛子,一种肚大口小的陶器坛2坛2罐罐|醋坛2子|一坛2酒。

  • 坛-金瓶梅字典

    坛(壜 罎 墰 罈)

    tán “壜”省简得形。《广韵》:壜,甒属。 徒含切 咸开一平覃定

    量词。 解下一条白布男裙,当两壶半坛酒。(十二4下4)家中抬了两食盒下饭菜蔬,两坛金华酒。(四二3上5)又教琴童提送一坛酒过王六儿这边来。(七九4下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