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體)是什么意思
体-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体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体1-古代汉语字典
体1bèn
【释义】:
[体夫]抬灵柩的伕役。《资治通鑑·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赐酒百斛,饼餤四十橐驼以饲体1体1。”
体2-古代汉语字典
体2tǐ
【繁体字】:體、軆、躰
【释义】:
①肢体,身体的一部分。《论语·微子》:“四体2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四肢。)《史记·项羽本纪》:“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2。”也指东西的一部分。《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2。”(下体:指根茎。)泛指身体。《庄子·秋水》:“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2乎?”又引申为亲身。《后汉书·班彪传附班固》:“体2行德本,正性也。”②事物的本体,实体。《汉书·贾谊传》:“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2者也。”范缜《神灭论》:“名殊而体2一也。”③卦体,占卜的卦兆。《诗经·卫风·氓》:“体2无咎言。”④文章或书法的体裁或风格。《文心雕龙·辨骚》:“扬雄讽味,亦言体2同《诗》《雅》。”《梦溪笔谈·异事》:“其书有数体2,甚有笔力。”⑤领悟,体现。《庄子·刻意》:“能体2纯素,谓之真人。”《周易·系辞下》:“以体2天地之撰。”⑥依照,效法。《管子·君臣上》:“衣服緷絻,尽有法度,则君体2法而立矣。”《淮南子·本经》:“帝者体2太一。”⑦亲近,连接。《礼记·学记》:“就贤体2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⑧实行,实践。《荀子·修身》:“笃志而体2,君子也。”《淮南子·氾论》:“故圣人以身体2之。”⑨体谅,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礼记·中庸》:“敬大臣也,体2群臣也。”《北齐书·神武纪下》:“前持心血,远以示王,深冀彼此共相体2悉。”
【说明】“体”与“
”本是音义不同的两个字,“体”音bèn,同“笨”,粗劣之意。上述意义都不写作“体”。现在“體”简化作“体”。
体-常用古汉语字典
体tǐ
【繁体字】:體
【释义】:
[名]①身体。《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②整体。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③形体。王勃《滕王阁序》: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沈括《雁荡山》: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④肢体。《论语·荷
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孔雀东南飞(并序)》: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⑤姿态。《孔雀东南飞(并序)》: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⑥体裁。袁宏道《徐文长传》: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动]①体验。《淮南子·汜论训》:故圣人以身体之。②体谅。林觉民《与妻书》: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
体1-常用字详解字典
体1tǐ
體
从人从本,会意,
,7画。①身体,有时指身体的一部分
体1重△肢体1△五体1投地。②物体
固体1|集体1。③事物的规格、形式或规矩等
体1例|体1制|体1统△政体1|国体1。④文字
书写形式;作品的体裁
字体1|草体1|文体1△旧体1诗。⑤亲身经验;设身处地着想
体1会|体1察|体1谅△身体1力行。
体2-常用字详解字典
体2tī
體
体己:又写作“梯己”。家庭成员的个人的财物、私房钱;引申指亲近的,贴心的,比如体己人、体己话。
〈辨〉体字篆书作體,从骨豊声,指人的身体,豊读lǐ;表外异体字作躰,从身从本会意,表示身体是人的根本;简化作体。
体-敦煌俗字典
体bèn
P.3906《碎金》:“人体俥:疋問反。”按:音切屬於“体”字,即“粗笨”之“笨”別字。“俥”字《漢語大字典》注音“chē”、“jū”,同“車”,義皆未合。
体-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体tī體
【释义】:
[体己]tīji ①
贴身的;亲近的
体人|体话。→②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
体钱。③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私房钱
把自己的体拿出来|攒了些体。∥也作梯己。
另见tǐ。
体-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体tǐ體
【释义】:
①
人或动物的全身
体无完肤|量体裁衣|体检|体态|体形|身体。→②
身体的一部分
四体不勤|五体投地|肢体。→③
事物的整体
月色中,两座山浑然一体|集体|全体|体积。
①
事物的形状或形态
长方体|圆柱体|固体|液体。⑤
一种语法范畴,多指动作进行的状态,如汉语“看了”是完成体,“看着”是进行体。
⑥
事物的规格、形式或规矩等
体例|体制|政体|体统。⑦
文字的书写形式或文章的表现形式
字体|楷体|文体|旧体诗|体裁。→⑧
亲身实践或经历(某事)
身体力行|体察|体会|体验。⑨
设身处地替人着想
体谅|体恤|体贴。
另见tī。
体-汉字异读字典
体
㈠tǐ ①身体。如:体温。②部分,与兼(全体)相对。《墨子·经上》:“体,分于兼也。”③物质存在的状态。如:液体。④字体。如:草体。⑤文体。萧统《文选序》:“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兮。”⑥体制。如:政体。⑦本体。与“用”相对。如:体用:本体和作用。⑧几何学上具有长阔厚三度的形体。如:立方体。⑨古称占卜时的卦兆。《诗·卫风·氓》:“尔卜尔筮,体无咎言。”⑩体验;实行。《淮南子·氾论训》:“故圣人以身体之。”⑾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如:体谅。⑿亲近。《礼记·学记》:“就贤体远。”郑玄注:“体,犹亲也。”⒀成形:生长。《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⒁分别;分解。《礼记·礼运》:“体其犬豕牛羊。”⒂通“礼”。体貌:相待以礼。《汉书·贾谊传》:“所以体貌大臣,而厉其节也。”
㈡bèn 〔通〕同“笨”。粗壮。《正字通》:“体,粗貌。”别作“笨”。
㈢tī 〔又〕“体己”的“体”又读。
体-金瓶梅字典
体(體 軆 躰)
tǐ “體”俗形“躰”更换意符作“亻”得形。
①身体。 娘子若服了我的药,必然贵体全安。(十七8上7)李娇儿辞以身体沉重,打不的。(二五1下1)
②体例,样式。 但恩威赏罚出自朝廷,合候命下之日,一体照例施行。(七十1下1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