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聽)是什么意思
聽(听)同廳(厅)-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聽(听)同廳(厅)
听音tīng。听的本义是用耳朵感受声音。《说文》:“听,聆也。”《集韵》:“古者治官处谓之‘听事’;后语省,直曰‘听’,故加广。”王力《同源字典》:“厅是后起字,大约产生于唐代。”《三国志·吴书十九·诸葛恪(kè)传》:“所坐听事屋栋中折。”(他留守官府的治事所在地的屋中,正梁从中间折断。)《世说新语·简傲》:“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主人已经预知王子猷应当来,于是清扫安排,在客厅里坐着等待他。施设,安排。相,指代第三人称,他。)《世说新语·黜免》:“大司马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大司马的大厅前面,有一棵老槐树,枝叶非常茂盛。扶疏,繁茂分披的样子。)“官府办公的地方,客厅”义,后来加义符“广”写作“廳”。按:听、廳,古代是两个字,听音yǐn,是张口笑的意思。今“聽”,简化为“听”;“廳”,简化为“厅”。
听-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听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听2-古代汉语字典
听2tīng
【繁体字】:聽
【释义】:
①听。《礼记·檀弓下》:“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2之。”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临风听2暮蝉。”②听从,接受。《战国策·魏策四》:“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2寡人,何也?’”《论语·宪问》:“君薨,百官总己以听2于冢宰三年。”今成语有“言听计从”。③决断,治理。《论语·颜渊》:“听2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孟子·离娄下》:“子产听2郑国之政。”今成语有“垂帘听政”。④听任,放任。《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2而斫之。”《汉书·薛宣传》:“卖买听2任富吏。”今成语有“听其自然”、“听之任之”。⑤耳目,间谍。《荀子·议兵》:“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2。”⑥厅事,厅堂。《世说新语·黜免》:“大司马府听2前有一老槐。”
【辨析】聽、聆。见“聆”字条。
听1-古代汉语字典
听1yǐn
【释义】:
①笑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亡是公听1然而笑。”②[听听]争辩不休。柳宗元《梓人传》:“听1听1于府廷。”
【说明】听、聽。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今“聽”简化作“听”。
听-常用古汉语字典
听
【繁体字】:聽
【释义】:
(一)tīng[名]听力。王羲之《兰亭集序》:足以极视听之娱。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①以耳听音。刘鹗《绝唱》:人也不甚留神去听。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孔雀东南飞(并序)》:行人驻足听。②听从,接受。司马迁《鸿门宴》: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③审理,处理。《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司马光《训俭示康》:听事前仅容旋马。
(二)tìng[动]任凭,听凭。《汉书·薛宣传》:卖买听任富吏。沈目晋《望江亭·传奇二》:这个也只要在其人,说不得听天由命。
听-常用字详解字典
听tīng
聽
甲
金
篆
从口斤声,形声,
,7画。①用耳朵接受声音
听见|听筒△谛听|收听。②顺从;听从
听话|听说△唯命是听△言听计从。③听凭;任凭
听天由命|听其自然。④治理;判断
听讼|听政。⑤[英tin]听子,用镀锡或镀锌的铁皮做成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筒子或罐子
听装咖啡△三听香烟。
〈辨〉听字从口,本义指开口笑的样子,读yǐn;后来借用为聽字的简体。聽字甲骨文从耳从口,表示用耳朵听人说话。金文从聖从古,聖字从耳呈声,本义指听觉器官敏锐;古从十口,表示发言者的众多;聖也是声符。篆书从耳从
、壬声,耳德主听;
同“德”,是种心理活动,表示从别人或从自己内心体会到了什么;壬读tǐng。
听(聽)-汉语字源字典
听(聽)tīng
甲
金
篆
甲骨文的听字,从耳从口,表示用耳来接受别人的言谈。听的本义是用耳朵来感受声音,引申为听从、接受,又引申为决断、治理之义。
[听命]接受命令。
[听政]处理政务。引申为执政。
[听其自然]任凭人或事物自然发展变化,不去干涉。
[听天由命]指听从天意和命运的安排而不作主观努力。
听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听1tīng聽
【释义】:
①
用耳朵接收声音
听1妈妈讲故事|听1收音机|听1不清楚|洗耳恭听1|听1力|听1众。→②
依从(命令、劝告等);接受(意见、教导等)
一切行动听1指挥|听1老师的话|言听1计从。③
任凭;随
听1其自然|悉听1尊便|听1任|听1凭。→④
〈文〉处理(政事);审理(案件)
听1政|听1讼。
统读tīng,不读tìng。
听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听2tīng聽
【释义】:
〈外〉用镀锡或镀锌的铁皮制成的筒子或罐子
听2装|听2子|一听2奶粉|一听2香烟|两听2饮料。
听-汉字异读字典
听
㈠tīng ①以耳知音。如:听广播。②听取,听受。如:听其自然。③处理,判断。如:听政。④顺从。如:言听计从。⑤古指探听消息的人。《荀子·议兵》:“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⑥英语tin的音译。如:一听煤油。
㈡yín 〔语〕张口笑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无是公听然而笑。”
㈢tīng 〔又〕旧读tìng 听任,任凭。如:听之任之。
听-金瓶梅字典
听(聽 𦗟 聼)
tīng “聽”新造字,得形未明,或是以简字“厅”作声符造字。见《正字通》。
耳闻。 小的们还学得些小词儿,一发歌与老爹听。(五五14上8)听得外边有人说话,又认是前番光景,便走向前来听。(五七11上4)
(又讹成: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