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暢)是什么意思
畅-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畅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畅-古代汉语字典
畅chàng
【繁体字】:暢
【释义】:
①通畅,通达。《韩非子·说林上》:“登台四望,三面皆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辞甚畅达。”引申为心情舒畅。《庄子·则阳》:“旧国旧都,望之畅然。”《晋书·刘舆传》:“皆人人欢畅。”②旺盛。《孟子·滕文公上》:“草木畅茂。”《论衡·道虚》:“动摇者伤而不畅。”③长。《诗经·秦风·小戎》:“文菌畅毂。”(文茵:车上的虎皮坐褥。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④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觞shāng:以酒饮人或自饮。)
畅-常用古汉语字典
畅chàng
【繁体字】:暢
【释义】:
[动]通晓,通达。诸葛亮《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李陵《答苏武书》:荣问休畅。[形]①舒畅,畅快。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②流畅,通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副]①表示情态。尽情地,充分地。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说罢,大笑畅饮。②表示强调语气。真,正,的确。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幺大户。
畅-常用字详解字典
畅chàng
暢
从申
声,形声,
,8画。①无阻碍
畅通|畅达|畅销|畅行无阻△通畅|流畅。②痛快;尽兴
畅快|畅谈|畅所欲言△欢畅|酣畅。
〈辨〉畅字篆书作畼,从田昜声,本义为田地荒芜不生谷物;引申为义项①等。楷书于义项①②写作暢,形符从申,申,详申字下,有伸展、延伸之意。简化作畅。
为昜用为偏旁时的简化形式,昜读yáng。
畅-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畅chàng暢
【释义】:
①
没有阻碍
畅行无阻|畅通|流畅|畅销。→②
痛快;尽情
畅所欲言|欢畅|畅快|畅饮。〇③
姓。
张畅-历代避讳字汇典
张畅zhāng chàng
南朝齐中书郎张融,父名畅。
〔触犯〕《南齐书·张融传》云:“虏中闻融名,上使融接北使李道固。就席,道固顾之而言曰:‘张融是宋彭城长史张畅子不?’融嚬蹙久之,曰:‘先君不幸,名达六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