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枉

枉(枉)是什么意思

  • 枉-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枉-古代汉语字典

    枉wǎng

    【释义】:

    ①弯曲。《荀子·王霸》:“辟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景yǐng:影子。)《淮南子·本经》:“矫枉以为直。”引申为邪恶,不正直。《论语·颜渊》:“能使枉者直。”《盐铁论·相刺》:“言直而行之枉。”②歪曲法律,审判不公。《吕氏春秋·仲秋》:“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无或枉桡。”(有司:指司法官吏。桡:指不按公理申明正义。)《韩非子·八说》:“明主之国,官不敢枉法。”引申为冤屈。《三国志·吴书·朱异传》:“为孙琳所枉害。”③委屈,屈尊就卑。《战国策·韩策二》:“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扬雄《解嘲》:“或枉千乘于陋巷。”(千乘:指千乘之国国君。)④徒然,白白地。李白《清平调二》:“云雨巫山枉断肠。”今有成语“枉费心机”。⑤[枉攘]纷乱的样子。严忌《哀时命》:“概尘垢之枉枉兮。”(概gài:洗涤。)

  • 枉-常用古汉语字典

    枉wǎng

    【释义】:

    [名]偏差,冤枉。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大尹因昨日头晕一事,亦疑其枉,到此心下豁然,还喜得不曾用刑,即于狱中吊出秋公,立即释放。《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矫枉过正,下吏惧谴,以至于此耳。[动]①歪曲。曹雪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柳宗元《断刑论下》:又何必枉吾之道。②委屈,屈尊相访。含敬意。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形]曲,不正派。司马光《训俭示康》: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盐铁论·相刺》:言直而行之枉。[副]表示空枉。徒然,白白地。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关汉卿《窦娥冤》: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 枉-常用字详解字典

    枉wǎng

    从木王声,形声,,8画。①弯曲或歪斜矫枉过正。②使歪曲枉法△贪赃枉法。③冤屈;受屈屈枉|诬枉|冤枉。④徒然;白白地枉然|枉费。

    〈辨〉枉字篆书从木声,本义指树木长得弯曲不正;泛称为义项①。声符,读huáng。简化作枉。

  • 枉-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枉wǎng

    【释义】:

    弯曲;不正矫枉过正。→②使歪曲不正贪赃枉法。→③冤屈;受屈冤枉|枉屈。④空;白白地枉费心机|枉然。

  • 枉-金瓶梅字典

    wǎng 《广韵》:邪曲也。 纡往切 宕合三上养影

    ①使歪曲。 西门庆受赃枉法。(四七1上2)

    ②冤屈。 自课官途无枉屈,岂知天道不昭明。(九三1上5)

    ③徒然无益。 李大姐相这等枉费了钱……他若不是你儿女,你捨经造像,随你怎的也留不住。(五八18下5)枉了奴痴心宁耐等。(五二11上8)不消你枉话絮叨叨,须和你讨个分晓。(八六8上2)

    (又讹成:徃、提)

  • 取枉法赃-历代避讳字汇典

    取枉法赃qǔ wáng fǎ zāng

    宋祁国公杜衍为官清介。《青箱杂记》卷二云:“杜祁公衍常言: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则所讳在我而已,他人何预焉?故公帅并州,视事未三日,孔目吏请公家讳,公曰:‘下官无所讳,惟讳取枉法赃。’吏悚而退。”

  • 枉-历代避讳字汇典

    枉wǎng

    元代表章禁用凶恶字,“枉”属其中之一。参见“2、哀”条之(一)。

  • 枉-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