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維)是什么意思
维通惟-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维通惟
维音wéi。维和惟上古同属喻纽微部,同音通假。维的本义是系物的大绳。《说文》:“维,车盖维也。”通惟,思念,考虑。《诗经·小雅·白华》:“维彼硕人,实劳我心。”(思念那高大又美的人呵,使我忧愁,劳碎了我的心。)《诗经·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考虑到天命至高无尚,呵!完美无穷无止。於,叹词。)《史记·三王世家》:“朕承祖考,维稽古。”(我继承祖先的事业,思考着顺应古道。考,死去的父亲。稽古,此为帝王诏谕套语,稽考古道。)
维-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维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维-古代汉语字典
维wéi
【释义】:
①系物的大绳。《淮南子·天文》:“天柱折,地维绝。”(绝:断。)引申指国家的法度,纲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之纲绝而维弛。”②系,连结。《诗经·小雅·白驹》:“絷之维之,以永今朝。”又《节南山》:“谁秉国均,四方是维。”(均:通“钧”,借指国家大权。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四方”。)③角落。《淮南子·天文》:“西南为背阳之维。”④由于,因为。《诗经·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⑤句首、句中语气词。《诗经·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氐。”(氐dǐ:根本。)又《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⑥通“惟”。思,思考。《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维万世之安。”
【辨析】维、唯、惟。见“唯”字条。
维-常用古汉语字典
维wéi
【繁体字】:維
【释义】:
[名]①系物的大绳。《淮南子·天文训》:天柱折,地维绝。②隅,角落。《淮南子·天文训》:日冬至,日出东南维,入西南维。③法令,大纲。《管子·禁藏》:法令为维纲。[动]①维系,连结。《诗经·小雅·节南山》: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荀子·宥坐》:四方是维。②用同“惟”。思,考虑。《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维万世之安。③约束,束缚。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车服不维,刀锯不加。④是,为。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副]表示仅限于某一范围。只。《诗经·郑风·扬之水》:终鲜兄弟,维予与女。王守仁《瘗旅文》: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介]①介绍原因。因为。《诗经·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②介绍对象。与。《墨子·非攻下》:通维四夷,而天下莫不宾。[语气]①使语句和谐匀称。《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②表示提挈语气。《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览省远方。
维-常用字详解字典
维wéi
維
从糹隹声,形声,
,11画。①连接
维系。②保持;保全
维持|维护。③纤维: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①同“惟”。思维。⑤文言语气助词。表示加强语气
维新△进退维谷|步履维艰。
〈辨〉维字从糹,本义指古时维系人所乘车车盖的大绳。声符隹读zhuī。
维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维1wéi維
【释义】:
①
〈文〉系(jì)东西的大绳。→②
拴住;联结
维1系。③
保持;保护
维1持|维1护|维1修。→④
数学上称确定图形中点的位置所需要的坐标(或参数)个数为维数,比如普通空间中的点由三个坐标确定,普通空间是三维的,平面上的点由两个坐标确定,平面是二维的。〇⑤
姓。
维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维2wéi維
【释义】:
同“惟1”。
“思维”“恭维”的“维”,《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推荐使用,不要写作“惟”。
维3-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维3wéi維
【释义】:
[维吾尔族]wéiwúěr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
维-历代避讳字汇典
维wéi
唐鲁郡公颜真卿,父名维贞。
避偏讳“维”:
〔省阙〕〈人名〉《举例》卷二曰:“《新唐书·肃宗纪》:‘上元元年,山南东道将张维瑾反。’颜真卿书《元结墓碑》作张瑾,避父讳维贞,省维字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