幃(幃)是什么意思
幃-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幃wéi
【中古音】:
【上古音】:
雨非切
【通假字释义】:
于微合三(匣微) 囊也。
【正字及释义】:
帷 wéi
洧悲切 于脂合三(匣微) 帳幕。
《史記·文帝紀》: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幃帳不得文繡,以示敦朴。
《文選》枚乘《七發》:浩浩溰溰,如素中白馬幃蓋之張。〔李善注云:幃,帳也。〕
褘 yī ㄧ 許歸切 曉微合三(曉微) 王后祭服。
《爾雅·釋器》:婦人之禕,謂之縭;縭,緌也。〔《釋文》:幃,本或作褘。《定聲》:幃,假借爲褘。〕
幃-敦煌俗字典
幃wei
成96《目連變文》:“足躡庭臺七寶地,身倚幃愄(帳)白銀床。”
S.5584《開蒙要訓》:“幃帳床榻。”
S.388《正名要錄》:“幃:香纓。”“右本音雖同字義各別例。”
幃-金瓶梅字典
幃()
wéi 《广韵》:香囊也,一说单帐也。 雨非切 止合三平微云
围帐,围幕。 罗幃锦帐,永团圆。(五二16上1)堂客内眷自有幃幕。(六五8上7)
(又讹成: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