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伍)是什么意思
伍-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伍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伍-古代汉语字典
伍wǔ
【释义】:
①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一伍。《孙子·谋攻》:“凡用兵之法,……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左传·桓公五年》:“先偏后伍。”泛指军队。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②古代兵车以一百二十五乘为一伍。《左传·昭公元年》:“两于前,伍于后。”③古代户籍编制,五家为一伍。《左传·襄公三十年》:“庐井有伍。”④队列。《孟子·公孙丑下》:“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又指同列。《史记·淮阴侯列传》:“生乃与哙等为伍。”(哙:樊哙。)⑤通“五”。《周易·系辞上》:“参伍以变。”《国语·齐语》:“圣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邻。”
伍-常用古汉语字典
伍wǔ
【释义】:
[名]①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贾谊《过秦论》: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孙子·谋攻》:全伍为上,破伍次之。②古代民户编制。五家为伍。张溥《五人墓碑记》: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晁错《募民徙塞下疏》:使五家为一伍,伍有长。③同伴,同伙。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宋史·范仲淹列传》:今退而与王兴、朱观为伍。
伍-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伍wǔ
【中古音】:
【上古音】:
疑古切
【通假字释义】:
疑姥合一(疑魚) 相參伍也。
【正字及释义】:
五 wǔ
疑古切 疑姥合一(疑魚) 數名。
《易·繫辭上》:參伍以變。
《國語·齊語》:昔者聖王之治天下也,參其國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爲之終,而慎用其六柄焉。
伍-常用字详解字典
伍wǔ
从人从五、五亦声,形声,
,6画。①古时军队的最基层编制,五人为伍;泛称军队
行伍|队伍|落伍|卒伍|入伍。②同伙,同辈
落伍|羞与为伍。③“五”字的大写。
〈辨〉数字都有大写,大写字笔画繁多,以免涂改,凡涉及双方钱物收支的票据一般都要用大写字表示。
伍-敦煌俗字典
伍wu
S.328《伍子胥變文》:“余亦不是伍茄之子,亦不是避難逃人。”“伍奢乃有二子,見事於君:小者子胥,大名子尚。”
伍-汉语字源字典
伍wǔ
篆
伍是古代军队的最小编制单位,五人为一伍,故伍字由五、人会意。《说文解字》:“伍,相参伍也。从人,从五。”现泛指军队,引申指队伍的行列,又指同伙的人。古代户籍也以五家为一伍。此外,伍又用作姓氏名和“五”的大写体。
[伍人]古代军队或户籍中编在同一伍的人。
[伍长]古代军队以五人为伍,户籍的五户为伍。一伍之长叫伍长。也称“伍老”或“伍伯”。
[伍参]错杂。
伍-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伍wǔ
【释义】:
①
古代军队的最小编制单位,五人为伍,现在泛指军队
退伍|队伍|行(háng)伍◇落伍。→②
同伙
不要与坏人为伍。→③
数字“五”的大写。〇④
姓。
伍-金瓶梅字典
伍
wǔ 《广韵》:行伍。 疑古切 遇合一上姥疑
①〔队伍〕duì wǔ 比喻人数众多。 莫不你家有一伍人,也多写上?(三九12上10)
②通“五”,数词。 大户私与银伍两。(一11上8)你说伍件事多全。(三1下8)
伍-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