杌(杌)是什么意思
杌-古代汉语字典
杌wù
【释义】:
①[杌陧]不安定。《尚书·秦誓》:“邦之杌杌。”也作“杌棿”。《太玄·阙》:“圜方杌杌,内相失也。”②摇,摇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杌紫茎。”③树木无枝。《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由枝干既杌,本实先拔也。”④小凳子。《齐民要术·种桑柘》:“春采者,必须长梯高杌。”⑤[杌杌]痴呆的样子。《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俗云人不办事,骂云杌杌若木人也。”
杌-难僻字字典
杌wù
【同音字】:兀
【释义】:
①小矮凳。②杌陧:不安的样子。
杌-敦煌俗字典
杌wu
P.2965《佛說生經》:“守者驚趣,謂有異人,但見株杌。”敦研365《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六:“夜行見杌亦生怖畏。”
P.3906《碎金》:“動杌杌:五骨反。”按:“動杌杌”者,言“杌杌”爲動作狀態。P.3833《王梵志詩》:“兀兀舍底坐,餓你眼赫赤。”“杌杌”同“兀兀”,呆坐貌也。
S.388《正名要錄》:“杌:
(
)。”“右本音雖同字義各別例。”
杌-汉语字源字典
杌wù
杌,又称“杌凳”,是一种矮小的板凳。小板凳是用来坐人的简易器具、下部有脚,上面为一平板,俗称“兀子”。杌字由木、兀会意,兀有顶端平坦之意,表示它是一种顶端为一简单平面的坐具,以区别于带靠背的椅子。
[杌陧](指局势、局面、心情等)不安。也作“阢陧”、“兀臬”。
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杌wù
【释义】:
矮小的坐凳
杌凳|杌子。
杌-金瓶梅字典
杌
wù 《广韵》:树无枝也。 五忽切 臻合一入没疑
凳子。 他便掇杌子打横。(二2上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