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物

物(物)是什么意思

  • 物-古文字通假字典

    (物明wu)讀為刎(文明wen),雙聲,文物陽入對轉

    銀雀山竹簡《客主人分》:“退敢物頸,哦不敢距(拒)啇(抔),其故何也?埶(勢)不便,地不利也。”“物頸”應讀為“刎頸”。

  • 物-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物-古代汉语字典

    物wěn

    【释义】:

    见“歾”㈡。

  • 物-古代汉语字典

    物wù△

    【释义】:

    ①杂色牛。《诗经·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引申指杂色的旗。《周礼·春官·司常》:“通帛为旜,杂帛为物。”(旜zhān:纯赤色的曲柄旗。)又引申为颜色。《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②东西,事物。《诗经·小雅·鱼丽》:“物其多矣,维其嘉矣。”又为与“我”相对的他物。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引申为事物的内容、实质。《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又引申为种类。《国语·晋语六》:“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③人,众人。《水经注·洛水》:“既神游自得,不与物交。”《老学庵笔记》卷五:“沿路作乐,固已骇物论。”④察看,选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物土方,议远迩。”《周礼·地官·艸人》:“则物其地,图而授之。”⑤[物故]死亡。物通“歾”,死。《荀子·君道》:“则不能不有疾病物物之变焉。”

  • 物-常用古汉语字典

    物wù

    【释义】:

    [名]①事物,东西。王安石《伤仲永》: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袁枚《黄生借书说》:天下物皆然。《孔雀东南飞(并序)》:人贱物亦鄙。②境况,外界环境。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司马迁《屈原列传》: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③众人,他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司马迁《报任安书》:教以慎于接物。④作物,植物。沈括《采草药》: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

  • 物-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物wù

    【中古音】:

    【上古音】:

    文弗切

    【通假字释义】:

    微物合三(明物) 萬物也。

    【正字及释义】:

    mèi 莫撥切 明末合一(明物) 目遠視。

    《周禮·地官·甘人》:若以時取之,則物其地,圖而授之。

    歾 mò3 莫勃切 明没合一(明物) 死,終。

    《莊子·則陽》:夫聖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與世偕行而不替,所行之備而不洫,其合之也若之何?

    《史記·張丞相傳》:其心冀幸丞相物故也。〔《集解》:高堂隆答魏朝訪云:物,無也。故,事也,言無復所能於事。〕

    《漢書·蘇武傳》: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顔師古云: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

    《三國志·蜀書·劉璋傳》:瑁狂疾物故。〔裴松之案:魏臺訪“物故”之義。高堂隆答曰:聞之先師:物,無也;故,事也。〕

  • 物-常用字详解字典

    物wù

    从牛勿声,形声,,8画。①东西物品|物产|物价△动物|货物|礼物。②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物议|物我两忘△待人接物|恃才傲物。③内容;实质言之有物|空洞无物。

    〈辨〉物字从牛,本义指杂色牛;引申为义项①。

  • 物-敦煌俗字典

    物jiū

    S.5584《開蒙要訓》:“牞勦壯健,運輦提擎。”[正字]

    S.5584《開蒙要訓》:“牞勦壯健,運輦提擎。”

    P.2721《舜子變》:“象兒取得荆杖到來,數中揀一條麤牞,約重三兩便下是。”按:“下”字疑衍。《玉篇》:“物,牛大力。”音“居求切”。曾良《敦煌文獻字義通釋》(厦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物”字條謂“物”爲“朸(lì)”之形近誤字,義爲“荆棘”。

  • 物-敦煌俗字典

    物wu

    甘博004-4《賢愚經》:“所得之物,飯食菜果其美好者,先以供養其老父母。”

    敦研257《賢愚經》卷第四:“爾時得物。”

    敦研120(2-2)《大智度論》:“一切諸物,誰之所有?”

    S.203《度仙靈錄儀》等:“開靈亭毒,品物蒼生。”

    S.189《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P.3906《碎金》:“物斜:若(苦)乖反。又喎。”“物噽剝:音披。”“物坳窊:烏加反,烏話反。”按:同卷中數十例皆作此形。

    S.2073《廬山遠公話》:“應是院院搜尋,寺內都無一物。”

  • 物-汉语字源字典

    物wù

    甲 

    甲骨文物字,从刀从牛,是以刀杀牛的意思,刀上的两点是杀牛时沾在刀上的血滴。在甲骨文中,物是一种用牲方法,其本义指杀牛,后又特指杂色牛,引申为一切事物,和事物的内容实质,如万物、言之有物等。

    [物色]原指牲畜的毛色,又指形貌,引申为按一定的标准去挑选、访求。

    [物议]指众人的议论或批评。

  • 物-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物wù

    【释义】:

    东西物以类聚|物尽其用|庞然大物|植物|货物|公物|文物|物质|物品。→②指除自己以外的人或环境免遭物议|待人接物|超然物外。→③指文章或说话的实际内容言之有物|空洞无物。

  • 物-金瓶梅字典

    (一)wù 《广韵》:万物也。 文弗切 臻合三入物微

    物品。 世间好物不坚牢。(七一10上9)我问你要桩物儿,你与不与我?(十二15上1)拿出四碟鲜物儿来:一碟乌菱,一碟荸荠,一碟雪藕,一碟枇杷。(五二14下8)

    (二)当作“揚”yáng,草写形近讹。 桂姐与西门庆说毕话,东窗子前物声叫道:“应花子,我不拜你了,你娘家去!”(四五6下8)

  • 物-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