饩(餼)是什么意思
饩-古代汉语字典
饩xì
【繁体字】:餼
【释义】:
①赠送人的粮食。《左传·桓公六年》:“齐人馈之饩。”《国语·周语中》:“廪人献饩。”(廪人:掌管粮食的人。)又为饲料。《国语·鲁语上》:“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子服:子服它,人名。升:八十缕为升。稂莠lángyǒu:杂草。)引申为赠送粮食,赠送。《左传·桓公十年》:“齐人饩诸侯。”又《僖公十五年》:“是岁,晋又饥,秦伯饩之粟。”②活的牲口,生肉。《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告朔:每月初一在宗庙举行的祭祀。)《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淹:停留。敝邑:对别国人谦称自己的国家。脯:干肉。资:粮食。牵:指牛羊等可牵行的牲畜。)
饩-常用古汉语字典
饩xì
【繁体字】:餼
【释义】:
[名]指赠送给别人的粮食或食物。《国语·勾践灭吴》:生二人,公与之饩。《国语·周语中》:廪人献饩。[动]赠送。《左传·僖公十五年》:是岁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
饩-难僻字字典
饩xì
【同音字】:戏
【释义】:
①谷物;饲料。②赠送物品。③活的牲畜。
饩-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饩xì餼
【释义】:
〈文〉①
作为赠物的粮食;泛指粮食、饲料
饩食| 马饩。→②
赠送
饩赉。→③
活的牲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