舄(舄)是什么意思
舄-古代汉语字典
舄xì△
【释义】:
①古代一种两层底的鞋。《诗经·豳风·狼跋》:“公孙硕肤,赤舄几几。”(几几:鞋装饰华美的样子。)后泛指鞋。周贺《赠厉玄侍御》:“巾舄行吟想越中。”②大的样子。《诗经·鲁颂·閟宫》:“松桷有舄。”(桷jué:方形的椽子。)③通“潟”。盐碱地。《汉书·沟洫志》:“终古舄鹵兮生稻粱。”④通“磶”。柱下石。《墨子·备穴》:“柱下傅舄。”
舄-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舄xì
【中古音】:
【上古音】:
思積切
【通假字释义】:
心昔開四(心鐸) 鵲也。
【正字及释义】:
xì
思積切 心昔開四(心鐸) 鹹土。
《漢書·溝洫志》:鄴有賢令兮爲史公,決漳水兮灌鄴旁,終古舄鹵兮生稻粱。
《漢書·溝洫志》:渠成而用(溉)注填閼之水,溉舄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
一鍾。
磶 xí
思積切 心昔開四(心鐸) 柱下石。
《墨子·備穴》:柱下傅舄。
《文選》何晏《景福殿賦》:金楹齊列,玉舄承跋。
舄-难僻字字典
舄xì
【同音字】:细
【释义】:
①泛指鞋。②古同“潟”
舄-敦煌俗字典
舄xì
P.2524《語對》:“玉舄。”
S.388《正名要錄》:“右依顏監《字樣》甄錄要用者,考定折衷,刊削紕繆。”[正字]
舄[鵲、]-汉语字源字典
舄[鵲、]què
金
篆
舄即“鹊”,俗称“喜鹊”,嘴尖、尾长、叫声嘈杂。民间传说听见它叫将有喜事来临,所以称为喜鹊。金文和篆书的舄字,象一张嘴露齿的鸟形,主要是强调喜鹊惯嘈叫的特性。舄字又可读为xì,在后世经典中常借指一种加木底的鞋。此义盛行而舄字本义渐不为人所知,故另造从佳(或鸟)昔声的
(鹊)字来代替之。
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舄xì
【释义】:
①
〈文〉古代一种加木底的鞋;泛指鞋。〇②古同“潟”。
舄-金瓶梅字典
舄
xì 《广韵》:履也。 思积切 梗开三入昔心
加木底的鞋,也泛指鞋。脚穿云根飞舄朱履。(三九8下10)脚下白绫软袜,朱红登云朝舄。(六六3下2)
(又讹成:寫)
舄-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