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闲

闲(閑)是什么意思

  • 閒同闲-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閒同闲

    閒音xián。閒由空间的缝隙义引申为时间,又引申为闲暇。《左传·昭公五年》:“为盟主而犯此二者,无乃不可乎!请归之,閒以师讨焉。”(做盟主却犯了引诱与怠惰这两条,恐怕不可以吧!请让他回去,等有闲暇时间再用武力讨伐他们吧。焉,兼词,之乎。)《庄子·在宥》:“黄帝退,捐天下,筑特室,席白茅,閒居三月,复往请之。”(黄帝退回后,抛弃政事,筑一间别室,铺上白茅,闲居了三个月,再去请教他。)《史记·李斯列传》:“二世怒曰:‘吾常多閒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则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秦二世大怒说:“我平时有许多空闲时间,丞相不来求见;我正在安闲取乐独处尽兴时,你就来请示公事。丞相难道轻视我吗?”燕,安乐。少,轻视。)“闲暇”义,后来写作“闲”。

  • 闲同娴-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闲同娴

    闲音xián。闲的本义是栅栏。闲又有文雅,雅静;熟习,熟练的意思。段注《说文》:“娴,古代多借闲为之。”《尔雅·释诂》:“闲,习也。”《诗经·大雅·卷阿》:“君子之马,既闲且驰。”(君子周王的骏马,既熟练又迅速和谐。)《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及于宽政,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赶上在宽厚的政治下,赦免了我因不熟习而犯的罪,对我教育训导,又免除我的罪过。罪戾,罪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雍容闲雅。”(温和从容又文雅美好。)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美女既艳丽又娴雅,在岔道傍采桑忙。妖,美,指颜色。)《资治通鉴·肥水之战》:“谢安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谢安虽有大臣的气度,但不熟习军事谋略。)“文雅,雅静;熟习,熟练”义,后来加义符“女”写作“娴”。

  • 闲-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闲-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闲-古代汉语字典

    闲xián

    【释义】:

    一种多足的节肢动物。《庄子·秋水》:“夔怜闲,闲怜蛇,蛇怜道。”③熟练,熟习。后来又写作“娴”。《诗经·大雅·卷阿》:“君子之马,既闲且驰。”《战国策·燕策二》:“闲于兵甲,习于战攻。”④文雅,闲静。后来又写作“娴”。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玉为人体貌闲丽。”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妖:艳丽。)⑤空闲,清闲。李绅《悯农》之一:“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白居易《观刈》:“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引申为静,安静。嵇康《赠秀才入军》之五:“闲夜肃清,朗月照轩。”孙绰《游天台山赋》:“于是游览既周,体静心闲。”⑥大。《诗经·商颂·殷武》:“旅楹有闲。”(旅:众。)

    【说明】“闲”为会意字,由“门”“木”组合而成,表示用木材制作的、具有门一样禁卫作用的东西。

    【辨析】閑、間、閒。见“间”字条。

  • 闲-常用古汉语字典

    闲xián

    【繁体字】:閑

    【释义】:

    [动]使……安宁,使……休息。《左传·殽之战》: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形]①空闲,闲置。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洪亮吉《治平篇》: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②悠闲,清闲。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陶渊明《归园田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闲-通假字小字典

    闲xián

    户间切(匣山开二) 匣元平

    栅栏;养马的圈。《说文通训定声》:“闲,阑也。从门中有木会意。假借为閒,又为娴。”

    通“娴” xián 户间切(匣山开二) 匣元平 熟习,熟练,又作文雅的样子。

    闲于兵甲,习于战攻。(《战国策·燕策二》)——熟习军事,惯于作战。〔兵甲:指军队,代军事。 战攻:指打仗。〕

    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资治通鉴·晋纪·孝武帝太元八年》)——谢安有大臣的气度,可是不熟悉用兵的谋略。〔谢安:晋代名人,字安石。〕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曹植《洛神赋》)——奇伟的姿态艳丽洒脱,仪表文静,体态文雅。〔艳逸:美而不俗。〕

  • 闲-常用字详解字典

    闲xián

    从门中有木,会意,,7画。①闲空农闲|得闲|忙里偷闲。②没有事情或活动。与“忙”相对闲散|闲职|闲人△赋闲|悠闲。③放着,不使用闲房|闲钱|闲置。④与正事无关的闲话|闲谈。

    〈辨〉闲字繁体作閑,从門从木,表示门中有木制的遮拦之物。借用为閒。閒字从門从月,表示从闭着的门中看见月亮,义为门有缝隙,今读jiàn,后来间隙字写作“间”。由缝隙引申有闲暇义,读xián,后来写作“闲”。现行闲字各义项本当作閒,因为閒不再用,以闲字为正字。

  • 闲(閑)-汉语字源字典

    闲(閑)xián

    金 

    闲字从木从门,是以木条编为门墙之意,其本义即指栅栏,又指马厩,引申为范围,如《论语》:“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现在的闲字,多用为安静、闲暇之义。

    [闲雅]闲静文雅。

    [闲适]清闲安逸。

  • 闲-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闲xián閑*閒

    【释义】:

    无事可做;空闲(跟“忙”相对)闲着没事干|游手好闲|清闲|安闲|闲散闲居。→②放着不使用的别让机器闲着|闲置|闲房。→③正事以外的闲谈|闲事|生闲气。→④空闲的时间忙里偷闲|农闲|余闲|不得闲。

  • 闲-历代避讳字汇典

    闲xián

    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父名闲。

    《侯鲭录》卷七云:“王立之云:老杜家讳闲,而诗中有‘翩翩戏蝶过闲幔’,或云恐传者谬,又有‘泛爱怜霜鬓,留欢卜夜闲’,余以为皆当以‘闲’为正,临文恐不自讳也。迂叟李国老云:余读《新唐书》,方知杜甫父名闲。检《杜诗》果无‘闲’字,唯蜀本旧《杜诗》二十卷内《寒食诗》云:‘邻家闲不违’,后见王琪本作‘问不违’,又云:‘曾闪朱旗北斗闲’后见赵仁约说,薛向家本作‘北斗殷’。由是言之,甫不用‘闲’字明矣。”

    《明道杂志》云:“杜甫之父名闲,而甫诗不讳‘闲’,某在馆中时,同舍屡论及此。余谓甫天姿笃于忠孝,于父名非不获已,宜不忍言。试问王仲至讨论之,果得其由,大抵本误也。《寒食诗》云:‘田父邀皆去,邻家闲不违’,仲至家有古写本《杜诗》,作‘问不违’。作‘问’实胜‘闲’。又《诸将诗》云:‘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闲’,写本作‘殷’字,亦有理,语更雄健。又有‘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惊鸥下急湍’,本作‘开幔’。‘开幔’语更工,因开幔见蝶过也。惟《韩干画马赞》有‘御闲敏’,写本无异说。虽容是‘开敏’,而《礼》‘卒哭乃讳’,《马赞》容是父在所为也。”

    《闻见后录》卷一四云:“杜甫父名闲,故诗中无‘闲’字。其曰:‘邻家闲不违者’,古本‘问不违’;‘曾闪朱旗北斗闲’者,古本‘北斗殷’。”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〇引《蔡宽夫诗话》云:“杜子美诗一部,未尝使‘闲’字,独一联云:‘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闲’,一处而已。顷见王侍郎钦臣云:‘旧尝疑此,以谓既不避,则不应只犯一字,后于薛枢密向家得五代时人故本,较之,乃是“殷”字,恐好事因本朝庙讳易之,而不暇省其父名也。’”苕溪渔隐曰:“老杜家讳闲,而诗中有‘翩翩戏蝶过闲幔’,此字在句中,容或印本有误。至于‘泛爱容霜鬓,留欢卜夜闲’,‘闲’字乃押韵,或云是‘阑’字,殊有理也。‘邻家闲不违’,山谷谓‘问不违’,诗意乃佳;王原叔作‘间’字,非也。‘曾闪朱旗北斗殷’,介甫刊作‘闲’字,岂非临文不讳之义乎?”又引《少陵诗总目》云:“‘泛爱容霜鬓,(1)留欢上夜关’,而正文作‘卜夜闲’,非也;不独先生诗中鲜有犯其先讳,兼于属对亦不工矣。”

    《文苑英华辨证》卷八云:“杜甫《宴王使君宅诗》:‘留欢上夜关’,世谓子美不避家讳,诗中两押‘闲’字,麻沙传孙氏(觌)《杜诗押韵》作‘卜夜闲’、‘北斗闲’、今《文苑》亦作‘卜夜闲’,其实皆非也。或改作‘夜阑’,又不在韵。按卞氏集注《杜诗》及别本,自是‘留欢上夜关’,盖有投辖之意,‘上’字讹为‘卜’字,‘关’字讹为‘闲’字耳。‘北斗闲’者,乃《诸将诗》‘曾闪朱旗北斗殷’。殷於颜切,红色也,用班固《燕然铭》‘朱旗绛天’之意。或者当国初时,宣祖讳‘殷’正紧,音虽不同,字则一体,遂改为‘闲’邪?”

    《杜诗详注》卷一六,杜甫《诸将诗》五首之一:“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注云:“按:赵次公曰:闪朱旗于北斗城中,闲暇自若。此以‘闲’对‘逼’,似为工称。但‘汗马西戎’四字,既属连用,则朱旗斗城,不应凑用。朱《注》指为旗上斗星,则‘殷’字正与‘闪’字相应。周必大曰:《汉书》有‘朱旗绛天’,此云‘朱旗北斗殷’,见斗亦赤矣。殷,红色也,修书时避唐宣宗讳,故改作‘闲’耳。……张希良曰:注家以少陵父名闲,因改‘闲’为‘殷’,非也。上云‘西戎逼’,下云‘北斗闲’,二字反对,言戎马之急如此,而我军旗帜高并北斗者,悠飏闪烁。如此闲暇,则其逗留玩寇可知矣。当从赵次公之说。且‘闲’字从木,‘閒’字从月,义同而点画各别,何嫌名之可讳乎?又如‘娟娟戏蝶过闲幔’,正与‘急湍’相反对,若改作‘开幔’,意致索然。”《汇考》卷三六驳之曰:“不知‘北斗殷’,‘殷’字跟‘朱’字采用《左传》‘左轮朱殷’意,言西戎来逼,马皆流汗,而应敌者但闪耀朱旗使北斗为殷而已。宋初集《文苑英华》,避宣祖讳,因改为‘闲’,既与‘朱’字不应,又与‘闪’字全无关照。张氏谓注家代杜改避固谬,仇氏谓‘闲’与‘逼’反对,亦未的。”

    《浪迹三谈》卷三亦云:“子美父名闲,见《旧唐书·文苑》本传。或疑本集诗曾两押‘闲’字,一《留夜宴诗》云‘临欢卜夜闲’,一《诸将诗》云‘曾闪朱旗北斗闲’,以为不避家讳,其实非也。有卞氏园《杜诗》本,盖出宋时,《夜宴诗》作‘留欢上夜关’,盖有投辖之意,‘卜’字似‘上’字,‘关’字似‘闲’字,因而笔误耳;‘北斗闲’作‘北斗殷’,盖《汉书》有‘朱旗绛天’语,朱旗既闪,北斗自赤,应用‘殷’字,惟是时宣祖正讳殷,俗本遂改作‘闲’,全无义理。后此祧庙不讳,则所谓‘曾闪朱旗北斗殷’者,万无可疑,又何必改字以触讳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