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囂)是什么意思
嚣-古代汉语字典
嚣xiāo
【繁体字】:嚻
【释义】:
①喧闹,吵嚷。《左传·成公十六年》:“在陈而嚣。”(陈:战阵。)柳宗元《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今成语有“甚嚣尘上”。②傲慢,轻狂。《三国志·蜀书·彭
传》:“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嚣嚣]1.傲慢的样子。《诗经·大雅·板》:“我即尔谋,听我嚣嚣。”2.自得其乐的样子。《孟子·尽心上》:“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3.诋毁的样子。《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4.怨恨的样子。贾谊《过秦论》:“天下嚣嚣。”③愁苦。《汉书·王莽传》:“是以四海之内,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嚣-难僻字字典
嚣
【释义】:
㈠(xiāo宵)(略)。
㈡(ǎo敖)同“隞”。
嚣1-常用字详解字典
嚣1xiāo
囂
从
从页,会意,目,18画。喧哗;吵闹
嚣1张△喧嚣1|叫嚣1|尘嚣1△甚嚣1尘上。
嚣2-常用字详解字典
嚣2áo
囂
商朝的都城,在今河南郑州西北。也写作隞或敖。
〈辨〉嚣字从
从页,表示喧闹,声气出于众人头上;
读jí,表示喧哗,页表示人的头部。繁体作囂,頁为页的繁体。
嚣(囂)-汉语字源字典
嚣(囂)xiāo
金
篆
嚣字由“页”和四个“口”组成,页指人头(参见“页”字条),一个人四面都是口,表示说话的人很多,声音嘈杂,有“吵闹”、“喧哗”之义,如成语“甚嚣尘上”(指人声喧闹,尘土飞扬,后来用于形容议论纷纷,多含贬义)。
[嚣尘]指喧闹多尘埃。(见“甚嚣尘上”)
[嚣张]指为人跋扈,放肆张扬之义,如“气焰嚣张”。
[嚣浮]指为人心浮气躁,做事不沉着。
嚣-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嚣áo囂
【释义】:
古同“隞”。
另见xiāo。
嚣-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嚣xiāo囂
【释义】:
①
喧哗;叫嚷
喧嚣|尘嚣|叫嚣。〇②
放肆;猖狂
嚣张。
另见áo。
嚣-汉字异读字典
嚣
㈠xiāo 亦作“嚻”。①喧哗;吵闹。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②闲暇貌。《尔雅·释言》:“嚣,闲也。”③通“枵”。饥饿的意思。嵇康《养生论》:“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
㈡áo ①〔专〕古邑名。亦作“隞”。在今河南荥阳北敖山南。②〔语〕嚣嚣:自得的样子。《孟子·尽心上》:“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③〔语〕傲慢的样子。《诗·大雅·板》:“听我嚣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