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行

行(行)是什么意思

  • 行-古文字通假字典

    (陽匣hang)讀為衡(陽匣heng),雙聲叠韻

    《璽彙》〇二一四:“行之鉨。”吴振武《戰國璽印中的“虞”和“衡鹿”》讀“行”為“衡鹿(麓)”。《左傳·昭公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孔穎達疏:“《周禮》司徒之屬有林衡之官,掌巡林麓之禁。”

  • 形通行-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形通行

    形音háng。形,上古属匣纽耕部;行,上古属匣纽阳部。二字为双声通假。形的本义是形象,形体。《说文》:“形,象也。”通行。山名;行动。《列子·汤问》:“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纵横七百里,高达万仞。方,方圆,见方。仞,量词,古时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梁书·江革传》:“革防杜形迹,外人不知。”(江革对自己的行动迹象防萌杜渐,外人不知道此事。)

  • 行-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行-古代汉语字典

    【释义】:

    ㈠ háng ①路。《诗经·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懿筐:深筐。遵:循,顺着……走。)《左传·宣公十二年》:“闻二先君之出入此行也。”②行列。《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襄:通“骧”,驾车的马。骖:辕马两旁的马。)《吕氏春秋·辩土》:“茎生有行,故速长。”(茎:指禾苗。)特指行阵,军队的行列。《左传·成公二年》:“下臣不幸,属当戎行。”(属:恰巧。当:遇。)屈原《九歌·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凌:侵犯。躐liè:践踏。)又为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行。《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卒:百人为卒。豭jiā:公猪。)引申为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汉书·李广苏建传附苏武》:“陵泣下数行。”(陵:李陵。)杜甫《绝句》之三:“一行白鹭上青天。”[行阵]代指军队。诸葛亮《出师表》:“必能使行行和睦。”③行辈,辈份。《汉书·李广苏建传附苏武》:“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行:指父辈。)④器物质量粗劣不坚牢。《潜夫论·浮侈》:“以完为破,以牢为行。”

    ㈡xíng ⑤行走。《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墨子·公输》:“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郢:楚都城。)又为运行。《荀子·天论》:“天行有常。”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引申为离开,离去。《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宫之奇:人名。)《论语·微子》:“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特指女子出嫁。《诗经·邶风·泉水》:“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有:动词词头。)《水经注·江水》:“未行而亡,封于巫山之阳。”(封:埋葬。阳:山的南面。)[行李]使者。《左传·僖公三十年》:“行行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供应。)⑥巡视。这个意义旧读xìng。《管子·立政》:“行乡里,视宫室。”(宫:室。)《吕氏春秋·季夏》:“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无或斩伐。”(虞人:山虞,掌管山林的官。)⑦做,施行。《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毙:倒下。)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道:指从师之道。)⑧行为,品行。这个意义旧读xìng。屈原《九章·橘颂》:“行比伯夷。”诸葛亮《出师表》:“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淑:善良。均:公正。)⑨将,将要。《诗经·魏风·十亩之间》:“行与子还兮。”曹丕《与吴质书》:“别来行复四年。”

    【说明】“行”为象形字,像四通八达的道路。参附录三。

    【辨析】行、走。古代的“行”,相当于现代的“走”;古代的“走”,相当于现代的“跑”。

  • 行-古代汉语字典

    行xíng

    【释义】:

    见“行”㈡。

  • 行-常用古汉语字典

    【释义】:

    (一)háng[名]①路。《诗经·豳风·七月》:遵彼微行。《史记·孔子世家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②行列,辈分。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排行第二。《汉书·李广苏建传·苏武》: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③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贾谊《过秦论》:蹑足行伍之间。诸葛亮《出师表》:必能行阵和睦,优劣得所。[量]用于计成行的东西。杜甫《绝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二)xíng[名]品行,行为。诸葛亮《出师表》:性行淑均。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正道直行。[动]①行走,运行。陶渊明《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吕氏春秋·察今》:舟已行矣,而剑不行。②离去。罗贯中《杨修之死》:免得临行慌乱。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③前往,前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司马迁《屈原列传》: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④进行,活动。《庄子·庖丁解牛》:官知止而神欲行。贾谊《论积贮疏》:残贼公行。⑤实行,执行。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⑥做,办。吴敬梓《范进中举》: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世间行乐亦如此。[副]表示将要发生、出现。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感吾生之行休。曹丕《与吴质书》:别来行复数年。

  • 行-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行xíng

    【中古音】:

    【上古音】:

    户庚切

    【通假字释义】:

    匣庚開二(群陽) 人之步趨也。

    【正字及释义】:

    營 yíng 余傾切 喻清合四(余耕) 謀求。

    《管子·七臣七主》:好交反(友)而行私請。〔朱起鳳云:行、營同音通假。〕

  • 行1-常用字详解字典

    行1xíng

    象形,■,6画。①古代指道路;行程千里之行1始于足下。②走行1走|行1进|行1驶△步行1|旅行1。③出行;旅行不虚之行1|澳洲之行1。④跟出行有关的行1装|行1踪。⑤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1商|行1营|行1宫。⑥流通;推行行1销△发行1△风行1一时。⑦做;办;从事行1礼|行1窃|行1医△举行1|施行1。⑧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另行1通知|自行1处理。⑨吃药之后使药性发散,发挥效力行1药。⑩举止;行为品行1|言行1|德行1|操行1|罪行1。⑾可以达到目的就行1。⑿能干老王真行1!⒀将要行1将|行1及百岁。⒁姓。

  • 行2-常用字详解字典

    行2háng

    ①行列,人或物排列成一排双行2|杨柳成行2。②排行,兄弟姐妹按长幼排列次序您行2几|我行2二。③行业行2当△同行2|内行2△各行2各业。①某些营业机构银行2|商行2。⑤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

  • 行3-常用字详解字典

    行3hàng

    同“行2①”树行3子。

  • 行4-常用字详解字典

    行4héng

    道行: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指技能本领。

    〈辨〉行字甲骨文象十字路口的形状,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行走。金文、篆书字形讹变;楷书作行。行字用为偏旁,表示跟道路、行走有关的意思,有时也作声符。

  • 行-汉语字源字典

    行xíng,háng

    甲 金 

    甲骨文、金文的行字,象两条纵横交叉的大路,有的加人形,表示有人在路上行走的意思,所以行的本义指道路,又指行走、步行。由道路这个本义,行(háng)字可引申出行列、行业等义;而由行走之义,行(xing)字又可引申出流动、传布、经历、行为、使用等义。

    [行李]出行时随身携带的衣装及用品。又指使者。

    [行(háng)当]行业。特指职业、工作。

    [行政]执掌政权,管理政务。

    [行云流水]比喻纯任自然,毫无拘束。

  • 行-敦煌俗字典

    行xíng

    S.6825V想爾注《老子道經》卷上:“俗人不能積善,行死即真死,屬地官去也。”

  • 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行háng

    【释义】:

    行列,人或物排列成的一字形站成五行|单行|字写得不成行|行伍(指军队)。→②排行,兄弟姐妹依长幼排列顺序我行三|你行几?→③用于成行的东西两行眼泪|四行果树|写了几行字。→①某些营业机构商行|洋行|银行|拍卖行。⑤行业;职业各行各业|隔行如隔山|干一行爱一行|同行|改行|行话。⑥指某种行业的知识、经验懂行|在行|内行|行家。

    另见hàng;héng;xíng。

  • 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行hàng

    【释义】:

    义同“行”(háng)①,用于“树行子”(排成行列的树木)。

    另见háng;héng;xíng。

  • 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行héng

    【释义】:

    [道行]dàohé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指技能本领行很深。

    另见háng;hàng;xíng。

  • 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行xíng

    【释义】:

    寸步难行|航行|游行|行走|行驶。→②出行;旅行不虚此行|欧洲之行。③跟出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④流动;流通流行|风行|发行|行销|行时。指行书,汉字字体的一种,流行于汉末,形体和笔势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行草(介于行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流动的;临时的行商|行营|行宫。→⑦做;从事倒行逆施相机行事|施行|行善|行医|行不通。行为举止品行|操行|罪行|暴行|言行。可以你看这样做行不行|只要能用就行|行,就这么办。⑩能干;有本事小王真行,什么事一办就成。表示进行某种活动,略同于“进行”(多用于双音节动词前)自行处理|另行规定。〇⑿〈文〉将要行将就木。〇⒀姓。

    另见háng;hàng;héng。

  • 行-汉字异读字典

    ㈠xíng ①走。如:慢行道。②流动;传布。如:风行一时。③去;离开。如:行期。④从事;做。如:行之有效。⑤所作所为。如:言行一致。⑥佛教名词。“造作”和“迁流”的意思。佛经把因缘造作或迁流无常的事物,称为“行”。⑦可以。如:这样做行不行?⑧兼代官职。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叫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叫行某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奋武将军。”⑨经历。行年:经历过的年岁。⑩将;快要。如;行将。⑾乐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为鼓一再行。”⑿古诗的一种体裁。如:兵车行。⒀行装。《史记·曹相国世家》:“趣治行。”⒁汉字字体的一种。如:行书。

    ㈡háng ①〔语〕行列。如:双行。②〔引〕路。《诗·豳风·七月》:“遵彼微行。”③〔引〕古代军制,二十五人为一行。《左传·隐公十一年》:“行出犬鸡。”④〔引〕行业。如:改行。⑤〔引〕买卖、交易的营业处。如:商行。⑥〔引〕表示处所,犹这里、那里。用在人称的后面。《琵琶行·宦邸忧思》:“我衷肠事说与谁行?”⑦〔引〕质量差;不坚实。行货:质量差的货物。⑧〔引〕旧读hàng排行;辈份。《汉书·苏武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㈢hàng 〔语〕行行:刚强貌。崔瑗《座右铭》:“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㈣xíng 〔又〕旧读xìng ①行为;造诣。如:品行;德行。②巡守;巡视。《周礼·地官·州长》:“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师而致之。”③姓。汉代有行宏。

  • 行-金瓶梅字典

    (一)háng 《广韵》:伍也,列也。 胡郎切 宕开一平唐匣

    ①班辈。 他与我母亲行将乔样儿摭(遮)。(七三3上5)

    ②量词。 在我这里好不丑的,三行鼻涕两行泪的哭。(七九5上11)

    ③副词,刚刚(发生过)。 行说的话儿,就不承认了,赌的那誓唬人子。(七八25上11)诚恐迟了,行到府里,乞别人干的去了。(七八26下5)

    (二)xíng 《广韵》:行步也,适也,往也,去也。 户庚切 梗开二平庚匣

    ①行走。 宜祭祀官带出行。(五二7下4)

    ②施用。 又行导引之法。(五二3上8)

    (三)héng 得音同上。

    〔道行〕dào héng 修行的功力。 这薛姑子果有行,不知那里去寻这样妙药灵丹。(五三4上5)

    (四)当作“清”qīng,草写形近讹。 一月前临行闸上。(八一2下11)

    (又讹成:個、門)

  • 大行-历代避讳字汇典

    大行dà xíng

    (一)

    《孙公谈圃》卷上云:“(宋)崔公度伯易自号曲辕先生,作太行山赋,以‘太行’近时忌,改作《感山赋》。”俞樾云:“按‘太’‘大’二字通用,忌‘太行”实即忌‘大行’也”。(1)

    (二)

    《冷庐杂识》卷八云:“场屋中用忌讳字,往往被黜。……(清道光)丙申殿试,何子贞太史卷已列进呈十卷之首,旋以‘大行’二字为阅卷大臣某公指出,改置二甲第八名。”

    彦按:古称皇帝死为“大行”。《后汉书·安帝纪》李贤注引韦昭曰:‘大行者,不反之辞也。天子崩,未有谥,故称大行也。”

  • 慎行-历代避讳字汇典

    慎行shèn xíng

    明神宗朝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谥文定公于氏名慎行。

    清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四二纪:“出都时买得于文定公《谷城集》,心慕其人。七月初九夜宿旧县,乃公故里也,梦公投刺见访,自叙出处,本末甚悉。觉而异之,敬纪一律。”其诗云:“馆阁论前辈,先朝一谷城。如何犯公讳,直欲改余名。……”

  • 行-历代避讳字汇典

    行xíng

    五代吴王杨氏名行密。

    避偏嫌“荇”:

    〔改称〕〈溪名〉《青箱杂记》卷二云:“杨行密据江淮,至今……滁人犹谓荇溪为菱溪,则俗语承讳久,未能顿易故也。”

    又避偏嫌“杏”:

    〔改称〕〈物类〉《江南别录》云:南唐烈祖受禅,尊吴主为让王,“乃徙让皇于丹徒,迁诸杨于泰州。初吴武王讳行密,谓杏为甜梅,及是复呼为杏,故老有泣下者。”

  • 行-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