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顼

顼(頊)是什么意思

  • 顼-古代汉语字典

    顼xū△

    【释义】:

    ①[顼顼]自失的样子。《庄子·天地》:“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卑陬zōu:惭愧的样子。)②[颛顼]见“颛”字条。

  • 顼-难僻字字典

    顼xū

    【同音字】:须

    【释义】:

    ①颛(zhuān)顼:我国上古帝王名。②姓。

  • 顼-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顼xū頊

    【释义】:

    [颛顼]zhuānxū,见“颛”。

  • 吉顼-历代避讳字汇典

    吉顼jí xū

    见“166、房融”条。

  • 顼-历代避讳字汇典

    顼xū

    (一)

    南朝陈安成王、后之高宗孝宣皇帝陈氏名顼。

    〔标讳〕《陈书·吴明彻传》云:“世祖闻之,遣安成王讳慰晓明彻。”《校勘记》曰:“以姚察曾仕陈,故避陈讳。”又,同书《世祖纪》永定三年八月,“徙封始兴嗣王讳为安成王”,《徐陵传》:“时安成王讳为司空”,“讳”亦并指顼,为姚察原文,今本则均已回改作“顼”。

    (二)

    宋神宗赵氏名顼。

    避正讳“顼”:

    〔代字〕《举例》卷八曰:宋神宗顼,“顼改为‘玉’。”又避嫌名“勖”:

    〔省阙〕〈人名〉《举例》卷三云:《宋史·艺文志》,李遵《天圣广灯录》三十卷,本李遵勖撰,避讳去‘勖’字。”

    〔拆字〕〈人名〉《梦溪笔谈》卷三云:“予家有阎博陵画唐秦府十八学士,各有真赞,亦唐人书,多与旧史不同。……苏典签名从日从九,《唐书》乃从日从助。”彦按:此不言“旭”而云“从日从九”,不言“勖”而称“从日从助”,并避宋神宗嫌名。

    〔代字〕以“勉”代“勖”:

    〈人名〉晋中书监荀勖,(1)《梦溪笔谈》卷四改作“荀勉”。

    又,《金史·王伦传》:“王伦字正道,故宋宰相王旦弟王勉玄孙”。《校勘记》曰:“‘王勉’,《宋史》卷三七一《王伦传》作‘王勖’,盖宋人避神宗讳,改成‘王勉’。”

    〔疑误〕《避暑录话》卷下云:“李公武,尚太宗献穆公主,初名犯神宗嫌名,加赐上字遵。”《汇考》卷二〇云:“案公武名遵勖,以行尊,敌不全改之。”彦按:据《宋史·外戚传中》:“(李遵勖)大中祥符间,召对便殿,尚万寿长公主。初名勖,帝益‘遵’字,升其行为崇矩子。”是时不当预避神宗名讳,叶、周二氏之说盖误。

    又避嫌名“旭”:

    〔标讳〕〈州名〉《元和郡县志》卷三九“洮州”条:“贞观四年,州移理故洪和城,于此置临洮镇。五年废镇,置御讳州。”所谓之“御讳州”,《旧唐书·地理志三》作“旭州”。《隋书》卷一《校勘记》以为“宋人刊《元和志》时避赵顼嫌名改。”

    〔拆字〕《梦溪笔谈》卷三称唐秦府学士苏旭,讳言“旭”而日“从九从日”。(见上)

    又,《东都事略》卷八〇称陈旭,亦云:“名从九从日”(见下),同其例。

    〔改称〕〈人名〉《东都事略》卷八〇云:“陈升之,字阳叔,建州建阳人也。……初升之母窦娠,至季秋为弥月,父俨善推策,得九日吉,而升之以是日生,故名从九从日,字升之。至神宗立,乃以字为名云。”

    又,《汇考》卷二〇曰:“米芾《画史》云:‘张伯高,名犯庙讳字。余从《皎然诗集》中得之。’(2)案伯高唐人,《释皎然集》曾于都门见之,惜未及检,未知所犯系何帝讳。然总在北宋,故附于此。俟再考。”彦按:张伯高即唐代书法家、号称草圣之张旭,以其名与宋神宗名同音,故米芾改称其字。

    〈州县名〉《九域志》卷七云:“治平四年,改旭川县为荣德。”

    又,《隋书·高祖纪上》:开皇三年四月“庚午,吐谷浑寇临洮,洮州刺史皮子信死之。”洮州,同书《吐谷浑传》作“旭州”,《校勘记》以为:“这里的‘洮州’,也可能是宋人改的。”

    或避嫌名“畜”、“慉”:

    《汇考》卷二〇云:“朱子尝言,向芗林藏邵康节亲写《陶

    诗》一册,实膺本也。诗中避畜讳,当是熙宁以后人书见《语类》。则知神宗之世,‘畜’字未尝不避也。”

    〔代字〕《礼部韵略·入声屋韵》“畜”字注引元祐五年太学博士孙谔等陈乞云:“至今场屋用‘畜’、‘慉’二字,不问义训音切,并以‘蓄’字代之,殊失文理。案(畜、慉)许六切与(庙讳)吁玉切,音韵本自不同。许六切声重浊,蹙口出声,唇音也,音属羽;吁玉切声轻清,虚口出声,舌音也,音属角。角与羽相去远矣。如‘六’与‘绿’,‘麹’与‘曲’,岂可以为一音乎?且向来讳‘殷’不讳‘因’,讳‘敬’不讳‘径’,今‘畜’、‘慉’二字,乞许从便押用。”

    〔缺笔〕《汇考》卷二〇云:“高宗石经,《易》‘大畜’、‘小畜’、‘畜众’,字上半皆缺末一点。

    〔触犯〕《东轩笔录》卷九云:“刘攽、王介同为开封府试官。举人有用‘畜’字者,介谓音犯主上嫌名,攽谓礼部先未 尝定此名为讳,不可用以黜落,因纷争不已。而介以恶语侵攽,攽不校。既而御史张戬、程灏并弹之,遂皆赎金。御史中丞吕公著又以为议罪太轻,遂夺其主判。其实中丞不乐攽也。”又曰:“时试‘节以制度不伤财’赋,举子多用‘畜积’字。畜本音许六反,《广韵》又呼玉反,声近御名,介坚欲黜落,攽争之,遂至诟忿。监试陈襄闻其事,遂皆夺主判。”《东都事略》卷七六亦载其事,曰:“考试开封府,进士程文有用‘小畜’字者,王介谓犯神宗嫌名,攽曰:‘此六畜之畜,亦嫌名也!’因纷争。御吏劾之,遂出通判泰州。”又,王铚《四六话》卷下曰:“神宗初即位,王介中父、刘攽贡父同考进士。中父以举人卷子用‘小畜’字,‘畜’字与御名同音,贡父争以为非。中父不从,固以为御名,贡父曰:‘此字非御讳,乃中父家之讳也。’因相诟骂。既出试院,御史以为言,贡父坐罢同判太常礼院,罚铜归馆。”

    又,据《礼部韵略》附载《淳熙重修文书式》,宋神宗嫌名。尚有“朐、、𩪉、珛、㡔”等五字须回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