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徐

徐(徐)是什么意思

  • 徐-古文字通假字典

    (魚邪xu)讀為除(魚定chu),叠韻

    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論》:“六枋(柄):……六曰化……化則能明德徐害。”按《爾雅·釋天》:“在辰曰執徐。”《淮南子·天文》“執徐”作“執除”。又睡虎地秦簡《日書》乙《除》:“四月,建巳,徐午……六月,建未,徐申……七月,建申,徐酉……十月,建亥,徐子……”徐亦建除之除。又睡虎地秦簡《日書》甲《毁棄》:“毋以丑徐門户,害於驕(高?)母。”

  • 徐-古文字通假字典

    (魚邪xu)讀為塗(魚定tu),叠韻

    銀雀山竹簡《孫子兵法·四變》:“徐之所不由者,曰:淺入則前事不信,深入則後利不椄(接)。動則不利,立則囚,如此者,弗由也。”《四變》為《孫子》佚篇,是解釋《九變》篇的,《九變》篇云:“凡用兵之法……塗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徐當為塗,與途通,指道路。《論語·陽貨》:“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殷墟甲骨文有字,从止从余,于省吾釋途。途字亦見《爾雅·釋丘》,然《説文》未收。甲文字不用路途義。

  • 徐-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徐-古代汉语字典

    徐tú

    【释义】:

    稻。《诗经·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徐。”

  • 徐-古代汉语字典

    徐xú

    【释义】:

    ①慢,缓慢。《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后长者:走在长者后边。弟tì:尊敬兄长。)《战国策·赵策四》:“入而徐趋,至而自谢。”②古国名。《春秋·庄公二十六年》:“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

    【辨析】徐、缓、慢。见“缓”字条。

  • 徐-常用古汉语字典

    徐xú

    【释义】:

    [形]迟缓,缓慢地。《庄子·天道》:不徐不疾。魏学洢《核舟记》:清风徐来。苏轼《石钟山记》:余韵徐歇。

  • 徐-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徐xú

    【中古音】:

    【上古音】:

    似魚切

    【通假字释义】:

    邪魚開四(邪魚) 安行也。

    【正字及释义】:

    俱 jù 舉朱切 見虞合三(見侯) 皆,都。

    《公羊傳·成公十五年》:魯人徐傷歸父之無後也。〔何注:徐者皆共之辭。〕

    餘 yú 以諸切 喻魚開四(余魚) 剩餘。

    《莊子·天下》:其行身也,徐而不費。

  • 徐-常用字详解字典

    徐xú

    从彳余声,形声,,10画。缓慢;慢慢地徐步|徐图|徐徐。

    〈辨〉徐字从彳,本义为慢慢地走;泛称缓慢。

  • 徐-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徐xú

    【释义】:

    〈文〉缓慢;慢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行|徐图|徐缓|徐徐。〇②姓。

  • 徐-汉字异读字典

    ㈠xú 同“徐”。缓慢。《说文·人部》:“徐,缓也。”

    ㈡shū 〔专〕古地名。在今山东枣庄市薛城。

  • 徐-金瓶梅字典

    xú 《广韵》:缓也。……亦姓。 似鱼切 遇合三平鱼邪

    徐缓。 端的声慢悠扬,挨徐合节。(四六6上3)

  • 徐珵-历代避讳字汇典

    徐珵xú chéng

    明武功伯徐有贞,自称其祖讳“珵”。

    〔改名〕《汇考》卷三九引《郑氏名臣记》曰:“徐有贞字元武,初名理,字元玉,吴人。宣德八年进士。景帝四年秋,为谕德兼侍讲矣,上言:‘人臣避国讳,子孙避家讳,礼也。臣幼犯祖讳,礼当避,请更名有贞。’”彦按:据《明史·徐有贞传》,有贞以议南迁见恶于帝,遂改名,本无关于避讳。周广业云:“犯祖讳乃托词也。然既云祖讳,不应至是方知,景帝亦为所蒙矣。”(1)

  • 徐处仁祖讳-历代避讳字汇典

    徐处仁祖讳xú chǔ rén zǔ huì

    宋徽宗朝大学士徐处仁,祖名无考。

    〔迁职〕《愧郯录》卷一〇云:“徐处仁为资政殿学士,知青州,以祖讳改除端明。”

  • 徐大伦-历代避讳字汇典

    徐大伦xú dà lún

    宋徐大谦,族兄名大伦。

    〔改名〕周必大《徐大谦名训》云:“盱江徐次张犹子大伦,以族兄名同,更曰大谦。”(1)

  • 徐学诗-历代避讳字汇典

    徐学诗xú xuè shī

    明世宗朝刑部郎中、浙江上虞徐氏名学诗。

    〔改称〕〈人名〉《戒庵老人漫笔》卷七云:“嘉靖中浙人徐学诗极论严嵩去职,苏之嘉定有同姓名者,亟改诗为谟,今登显要矣。”

  • 徐-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