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殉)是什么意思
徇通殉-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徇通殉
徇音xùn。徇和殉上古同属邪纽真部,同音通假。徇的本义是巡行。《尔雅·释言》:“徇,徧也。”通殉,殉的本义是奴隶社会的陪葬,引申为某种目的而死。《史记·伯夷列传》:“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贪婪的人为财而死,有志于功名的人为名而死,有奢望的人为权而死,百姓生存却依靠他们。)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李陵经常想奋不顾身地为国家危难而献身。)《三国志·魏书·庞德传》:“昔先轸丧元,王蠋绝脰,殒身徇节,前代美之。”(从前,春秋晋将先轸与狄人作战丢掉了头颅,王蠋断颈而死,他们以身殉节,古人都赞美他们。元,头。脰,脖子。)
殉-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殉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殉-古代汉语字典
殉xùn
【释义】:
①用人陪葬。《左传·昭公十三年》:“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也指陪葬的人。《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墨子·节葬下》:“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②为追求道义、理想或某种事物而死。《庄子·盗跖》:“小人殉财,君子殉名。”《战国策·燕策一》:“将军市被死以殉国。”(市被:人名。)③追求,营求。陆机《豪士赋序》:“游子殉高位于生前。”④通“徇”。巡回。《后汉书·李固传》:“南阳人董班亦往哭固,而殉尸不肯去。”
殉-常用古汉语字典
殉xùn
【释义】:
[名]殉葬的人。《墨子·节葬》: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动]①殉葬,陪葬。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②为了某种理想或目的而献出生命。全祖望《梅花岭记》:吾誓与城为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殉-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殉xùn
【中古音】:
【上古音】:
辭閏切
【通假字释义】:
邪稕合四(邪真) 《玉篇》:用人送死也。
【正字及释义】:
徇 xùn
辭閏切 邪稕合四(邪真) 宣示;環繞。
《周禮·秋官·環人》鄭注:四方人有任器者,則環入主令殉環守之。〔殉,蜀石經作徇。〕
《商君書·賞刑》:吏遂斷顛頡之脊以殉。
侚 xùn
辭閏切 邪稕合四(邪真) 疾速;慧。
《莊子·徐无鬼》:故目之於明也殆,耳之於聰也殆,心之於殉也殆。〔成玄英《疏》:殉,逐也。〕
殉-常用字详解字典
殉xùn
从歹旬声,形声,
,10画。①殉葬,以人陪葬。②因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某种理想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殉难|殉国|殉职|殉情。
〈辨〉殉统读xùn,不读xún。形符歹,读è。
殉-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殉xùn
【释义】:
①
古代用人或物陪葬
殉葬。→②
为了某种理想、追求而牺牲生命
以身殉职|殉国|殉节|殉难(nàn)。
统读xùn,不读xú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