竀(竀)是什么意思
竀-古代汉语字典
竀chēng
【释义】:
通“赪”。红色。《左传·哀公十七年》:“如鱼竀尾。”
竀-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竀chēng
【中古音】:
ㄔㄥ
【上古音】:
丑貞切
【通假字释义】:
徹清開三(透耕) 正視也。
【正字及释义】:
chēng
丑貞切 徹清開三(透耕) 赤色。
《周禮·考工記·鍾氏》鄭注: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竀。〔《釋文》竀,本又作
。〕
《公羊傳·哀公十七年》:衛侯貞卜,其繇曰,如魚竀尾。〔竀,即赬,《説文》作
,淺赤色。〕
竀-难僻字字典
竀chēng
【同音字】:撑
【释义】:
①从孔中正视。②通“赪”。赤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