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沿)是什么意思
沿-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沿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沿-古代汉语字典
沿yán
【释义】:
①顺水下行。《左传·昭公十三年》:“王沿夏,将入于鄢。”(夏:夏水。)《水经注·江水》:“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襄陵:指大水漫上山陵。溯sù:逆水上行。)引申为顺着。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李贺《长歌续短歌》:“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②承袭,因循。《礼记·乐记》:“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魏元同《请吏部各择寮属疏》:“自秦并天下,罢侯置守,汉氏因之,有沿有革。”
沿-常用古汉语字典
沿yán
【释义】:
[名]边。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炕沿上却有两个锦褥对设。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覆身转来,将秋公扶起,坐在阶沿上。[介]介绍沿循的路线。顺着,沿着。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沿墙照去,不多几步,只叫得“苦也!”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
沿-常用字详解字典
沿yán
从水
声,形声,
,8画。①顺着路或物体的边
沿途|沿街。②靠近
沿海|沿河|沿岸。③因袭;照旧
沿革|沿袭|沿用△相沿。④岸;边缘
河沿|沟沿|边沿|前沿△炕沿儿|缸沿儿。⑤在衣服周围镶边
沿鞋口。
〈辨〉沿字从水,本义为顺流而下;声符作
,读yán。
沿-敦煌俗字典
沿yan
P.3883《孔子項託相問書》:“弓刀器械沿身帶,腰間寶劍白如霜。”按:此亦方口變尖口之例也。
P.3627十P.3867《漢將王陵變》:“領將陵母,髡髮齊眉,脫卻沿身衣服,與短褐衣,兼帶鐵鉗,轉火隊將士解悶。”
沿-汉语字源字典
沿yán
篆
沿字从水从
(
亦声),
指坎陷低窪之地,《说文解字》:“
,山间陷泥地也。”故其本义当指水边,即低平的河边地带,泛指边缘。又用作动词,指顺流而下,引申为顺着、遵循、因袭等义。
[沿习]因袭向来的习惯。
[沿革]指事物发展变革的历程。沿,沿袭;革、变革。
[沿袭]依照旧例行事。
[沿波讨源]循水波而寻究其源,指探讨事物的本源。
沿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沿1yán
【释义】:
①
〈文〉顺流而下。→②
按照老样子继续下去
沿1用|沿1袭|相沿1至今|沿1革。→③
表示顺着(一定的路线)
沿1河边走|沿1着正确方向前进|沿1路有不少摊贩。
沿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沿2yán
【释义】:
①
边缘
炕沿2|前沿2阵地。→②
镶边
沿2鞋口|大红的衣服,沿2一道蓝边。
“沿”字统读yán,不读yàn。
沿-汉字异读字典
沿
㈠yán ①顺着水道。《书·禹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②靠边。如:沿着河边走。③缝合边缘。如:沿鞋口。④相因;仍旧。如:相沿成习。
㈡yàn 〔引〕边沿。如:河沿;沟沿。
沿-金瓶梅字典
沿
(一)yán 《广韵》:从流而下也。 与专切 山合三平仙以
①边沿。 坐在床沿上。(五十5上7)
②介词,繞。 兔儿沿山跑,还来归旧窝。(八七7下7)
③借作“嚴”,紧严密闭。 一面夹在裆里,拿裙子裹的沿沿的。(四十4上9)
(二)当作“濶”(闊)kuò,草写形近讹。 生的魁肥胖大,沿口豚腮。(五十1上10)
(又讹成: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