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佯

佯(佯)是什么意思

  • 详同佯-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详同佯

    详音yáng。详的本义是详细审察。《说文》:“详,审议也。”假借为佯,伪装,假装。《楚辞·天问》:“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伯受醢(hǎi),箕子详狂。”(为什么圣人有相同的美德,他们的结局却不一样:梅伯直谏被剁成肉酱,箕子被纣拒谏而装作疯狂。梅伯、箕子,皆商纣王时贤臣。异方,不同方式,此指不同结局。)《史记·吕太后本纪》:“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问,知其鸩(zhèn),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忧。”(齐王感到很奇怪,于是没敢喝这杯酒,就假装喝醉离开了。一了解,知道那是毒酒,自己认为不能够从长安脱身,十分忧虑。)《史记·屈原列传》:“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秦惠王就让张仪假装离开秦国,带着丰厚礼物献给楚怀王,装作要投靠楚国。币,礼物,指美玉、名马等。委,呈献。质,通贽,礼物。)《史记·李将军列传》:“行十余里,(李)广详死。”(走了十多里路,李广假装死去。)“伪装,假装”义,后来更换义符写作“佯”。

  • 阳通佯-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阳通佯

    阳音yáng。阳和佯上古同属喻纽阳部,同音通假。阳的本义是山南水北。通佯,假装。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祸。”(因此,箕子假装疯狂,接舆隐居躲避人世,都是害怕遭到这种祸患。箕子,商贤臣。接舆,楚隐士。)《宋史·寇准传》:“帝问准,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装若不知。”(皇帝询问寇准,寇准心中知道两个人的阴谋,却假装象不知道似的。)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事》:“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王翱是无法帮助我们办到的,只是表示老朋友的心意罢了。两个人都假装答应道:“是!”诺,答应声,是,好。)

  • 佯-古代汉语字典

    佯yáng

    【释义】:

    ①假装。《孙子·军争》:“佯北勿从。”(北,败。)《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说不听,已佯狂为巫。”②[佯佯 ]1.众多的样子。《墨子·非乐上》:“呜呼,舞佯佯。”2.故意做作的样子。韩偓《厌花落》:“佯佯拢鬓伦回面。”

  • 佯-常用古汉语字典

    佯yáng

    【释义】:

    [动]假装。司马迁《屈原列传》: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张溥《五人墓碑记》: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 佯-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佯yáng

    【释义】:

    〈文〉伪装佯攻|佯狂|佯死。

  • 佯-金瓶梅字典

    yáng 《广韵》:诈也。 与章切 宕开三平阳以

    ①装作。 就用洒金扇儿掩面,侫羞整翠,立在西门庆面前。(三二9上3)人也不知死那里去了,偏有那些侫慈悲假孝顺。(七三9下10)

    ②〔佯佯〕做作状。 西门庆只是侫不採(五一14下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