偞(偞)是什么意思
偞-古代汉语字典
偞xiè△
【释义】:
①因畏惧而降低身份。《礼记·玉藻》:“唯水浆不祭,若祭,为已偞卑。”(偞,本又作“
”。)②容貌美。皮日休《桃花赋》:“或奕偞而作态,或窈窕而骋姿。”
偞(僷)-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偞(僷)yè
【中古音】:
【上古音】:
與涉切
【通假字释义】:
喻葉開四(余葉) 《玉篇》:攝垂不舒展貌。
【正字及释义】:
壓 yā ㄧㄚ 烏甲切 影狎開二(影葉) 抑制。
《禮記·玉藻》:唯水漿不祭,若祭爲已
(同偞)卑。〔鄭注:
,厭也。孫希旦云:若祭水漿,則過於厭降卑微,而失禮之節也。〕
偞-难僻字字典
偞yè
【同音字】:叶
【释义】:
美貌。
偞-金瓶梅字典
偞(盡)
(一)jìn “盡”省简得形,见《正字通》。
①完结。 我受不𥁞你家虔婆鹅眼儿闲气。(三三7下7)
②全部。 家事𥁞托与宠妾刁氏。(四七1上10)压𥁞勾栏占上风。(十一11上2)
(二)当作“𦘕”(画)huà,形近讹。 他自吃人在他根前那等花丽狐哨、乔龙𥁞虎的两面刀哄他。(二十6下11)画虎画龙难𥁞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七六25上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