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義

義(義)是什么意思

  • 義-古文字通假字典

    (歌疑yi)讀為儀(歌疑yi),雙聲叠韻

    麥方尊:“用義寧侯。”齊狹鎛:“(肅肅)義政,保(吾)子侉(姓)。”叔夷鐘:“卑(俾)百斯男而斯字,(肅肅)義政,齊侯左右母(毋)疾母(毋)已。”徐王義楚鍴:“隹正月初吉丁酉,勂(徐)王義楚,擇余吉金,自酢(作)祭鍴。”《左傳·昭公六年》:“徐儀楚聘于楚。”義作儀。又王子午鼎、王孫鐘、沇兒鐘等均有“惄于威義”語,叔向父坭有“秉威義”語,四器銘文“威義”即文獻之“威儀”。《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衛侯在楚,北宫文子見令尹圍之威儀,言于衛侯曰……詩云:敬慎威儀,唯民之則。令尹無威儀,民無則焉。民所不則,以在民上,不可以終。公曰:美哉!何謂威儀?對曰: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儀。”又十三年相邦義戟(《商周金文録遺》五八四):“十三年相邦義之造,咸陽工帀(師)田,工大人耆,工。”陳邦懷《金文叢考三則》説“相邦義”即秦惠文王相“張儀”,《吕氏春秋·報更》:“張儀者,魏氏之餘子也。”又廣州南越王墓出土四年相邦張儀戈:“王四年相邦張義,内史□操之造……”又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蘇秦謂陳軫章》:“秦逐張義,交臂而事楚,此公事成也。”此章“張儀”之名多次出現,皆作義。又馬王堆帛書《胎産書》:“三月始脂,果隋宵效,當是之時,未有定義,見物而化,是故君公大人,毋使朱(侏)儒……”義影本注亦讀儀。《諸病源侯論·妊娠侯》與帛書内容近似,作“未有定儀”。按《詩·小雅·楚茨》:“禮儀卒度。”《韓詩外傳》四引儀作義。又漢楊信碑:“追念義刑。”“義刑”即“儀型”。郭店楚簡《緇衣》簡三九:“(淑)人君子,其義弌(一)也。”引見《詩·曹風·鳲鳩》,義毛詩作儀。又引《詩》云:“(淑)人君子,其義不弋()。”又引《詩》云:“誓(慎)爾出話,敬爾愄(威)義。”“愄義”今本《禮記·緇衣》作“威儀”。又引《詩》云:“(淑)誓(慎)爾止,不侃(諐)于義。”今本《禮記·緇衣》亦作儀。又上博楚竹書《孔子詩論》簡二二:“《乭(鳲)(鳩)》曰:丌(其)義一氏,心女(如)結也,(吾)信之。”上博楚竹書《緇衣》簡三:“(淑)人君子,丌(其)義不弋。”此亦引《詩·曹風·鳲鳩》,今本義作儀。又簡二〇:“□人君子,丌(其)義一也。”又簡二三:“(詩)員(云):‘(朋)(友)卣(攸)=(攝=)以威義。’”所引見《詩·大雅·生民》,義毛詩作儀。

  • 義-古文字通假字典

    (歌疑yi)讀為議(歌疑yi),雙聲叠韻

    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蘇秦自梁獻書於燕王章(二)》:“有(又)慎毋非令群臣衆義功(攻)齊。”“義攻齊”即議論攻齊之事。蘇秦要燕昭王注意,不要讓群臣在没有命令時聚衆議論攻齊之事。按《戰國策·東周策》:“秦王不聽群臣父兄之義。”鮑本義作議。

  • 義-古文字通假字典

    (歌疑yi)讀為宜(歌疑yi),雙聲叠韻

    史牆盤:“義其禋祀。”鐘:“義文神無彊(疆)。”者九鐘銘:“妥(綏)安乃壽,(惠)(逸)康樂,勿有不義。”義讀為宜,“勿有不宜”即諸事皆宜。按《易·旅》:“其義焚也。”釋文:“一本作:宜其焚也。”又匜:“我義(鞭)女(汝)千,女,今我(赦)女。義女千,女,今大女,女五百,罰女三百寽(鋝)。”義亦讀宜。

  • 義-古文字通假字典

    (歌疑yi)讀為儀(歌疑yi),雙聲叠韻

    《三代》一九·五二·三戈銘:“郾(燕)王怍(作)行議鍨。”一九七〇年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北沈村出土一戈,刻銘“左行議棔(率)戈”(《河北省出土文物選集》一四三)。李學勤、鄭紹宗《論河北近年出土的戰國有銘青銅器》云:“行議是燕王的侍衛之類,議可讀為儀,‘行儀’大概是一種儀仗隊伍的名稱。”“行議”又見《小校》一〇·五三·二~五四·一戈銘:“郾王怍(作)行議鍨。右攻(工)(尹)□,攻衆。”議亦作義,易縣燕下都二三號墓五五號戈刻銘:“郾王作行義自夆司馬鉘。”按《國語·鄭語》:“伯翳能議百物。”《漢書·地理志》議作儀。

  • 義-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義yì

    【中古音】:

    【上古音】:

    宜寄切

    【通假字释义】:

    疑寘開三(疑歌) 己之威儀也。

    【正字及释义】:

    俄 é 五何切 疑歌開一(疑歌) 不久。

    《書·立政》:則乃宅人,兹乃三宅,無義民。〔王念孫云:義民,邪民。《説文》俄行頃也,古俄、義同聲。〕

    《書·吕刑上》:罔不寇賊鴟義姦宄奪攘矯虔。〔鄭注:矯虔謂撓擾。王念孫云:鴟者冒没輕儳。義者傾邪反則。〕

    《詩·大雅·蕩》:咨汝殷商,而秉義類。

    《管子·明法解》:雖有大義,主無從知之。

    《管子·心術》:直人之言,不義不顧。〔章炳麟云:義,借爲俄。〕

    《大戴禮·千乘》:誘居室家有君子曰義。〔朱珔云:《廣雅》:俄,邪也。義爲俄之假借。〕

    峨 é 五何切 疑歌開一(疑歌) 高山峻嶺。

    《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俞樾云:義,當讀爲峨,朋,讀爲崩,言其狀峨然高大而不崩壞也。〕

    《莊子·天道》:而(汝,下同)容崖然,而目衝然,而顙(額)頯(kuí朴質貌)然,而口闞然,而狀義然,似繫馬而止也。〔俞樾云;義,讀爲峨。〕

    宜 yí 魚羈切 疑支開四(疑歌) 合適,應當。

    《周禮·地官·調人》:凡殺人而義者,不同國。令勿讎,讎之則死。〔鄭注:義,宜也。〕

    儀 yí 魚羈切 疑支開三(疑歌) 容止,儀表。法度,標準。

    《詩·大雅·文王》:宣昭義門,有虞殷自天。〔《釋文》。義,毛音儀。〕

    《尚書大傳·虞夏傳》:樂正道贊曰:尚考太室之義,唐爲虞賓。〔《注》義,當爲儀。〕

    《國語·晉語七》:臣請薦所能擇,而君比義焉。

    《國語·楚語上》:教之訓典,使知族類,行比義焉。

    《管子·山權數》:行殫道無失義。〔郭沫若云:義與儀通。道言祖道。〕

    《商君書·畫策》:故黄帝作爲君臣上下之義,父子兄弟之禮,夫婦妃匹之合。〔嚴校秦本義作儀。朱師轍云:威儀字古作義。〕

    《荀子·賦》:行義以正,事業以成。〔梁啓雄云:義,今作儀。〕

    《論衡·自紀》:救火拯溺,義不得好;辯論事非,言不得巧。

    《漢書·高帝紀下》:遣詣相國府,署行、義年。

    誼 yì 宜寄切 疑寘開四(疑歌) 合宜的道理行爲。

    《書·太甲上》;兹乃不義,習與性成。·〔《釋文》:義作誼。〕

    《論語·陽貨》:君子義以爲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盗。〔《漢書》義,引爲誼。〕

    議 yì 宜寄切 疑寘開四(疑歌) 議論。

    《左傳·襄公三十年》:女待人,婦義事也。〔杜注:義,從宜也。〕

    《晏子春秋·内篇間上》:寡人持不仁其無義耳也。〔蘇與云:義,當爲議。〕

    《莊子·齊物論》: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釋文》:有倫有義,崔(譔)本作有論有議,俞樾云:當從之。〕

    《鹽鐵論·復古》:故未遑顧扣扃義,而録拘儒之論。

    《鹽鐵論·雜論》:余睹鹽鐵之義,觀乎公卿、文學、賢良之論,意指殊路,各有所出。

  • 義-敦煌俗字典

    義yì

    胡適藏卷《降魔變文》:“乞食長福德之義,次第表平等之慈,洗足彰持戒之功,敷座乃安禪靜慮。”“義”字《敦煌變文集》錄作“業”。按:“業”字原卷實作“義”,由於原卷不夠清晰而誤讀。下面左字是“義”字,而右字是同卷“業”字:。通過對比,可以分出二字差別。此句與下三句基本上爲儷偶句,根據句式分析,此句當釋爲“乞食乃是長福德的意思”。

    P.2173《御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宣演卷上》:“所以附贊天文,所以莊嚴義府。”

    敦研035(2-2)《妙法蓮華經》:“爾時文殊師利於大衆中欲重宣此義。”

    敦研016《自在王菩薩經》:“善哉善哉!汝能問佛是義,當爲汝說。”

    敦研004(2-2)《優婆塞戒經》:“是義不然,何以故?”

  • 義-金瓶梅字典

    義(乂)

    yì 《广韵》:仁义。 宜寄切 止开三去寘疑

    ①克制忍让。 姐姐们義让一句儿罢。(四六15上2)

    ②公益性的。 昨日委管修義仓。(七六6上5)

  • 義-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