殪(殪)是什么意思
殪-古代汉语字典
殪yì
【释义】:
①射死。《诗经·小雅·吉日》:“殪此大兕。”屈原《九歌·国殇》:“左骖殪兮右刃伤。”又泛指死。《左传·隐公九年》:“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②仆倒。《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
殪-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殪yì
【中古音】:
【上古音】:
於計切
【通假字释义】:
影霽開四(影脂) 死也。
【正字及释义】:
壹 yī
於悉切 影質開四(影質) 專一。
《書·康誥》: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中庸》作壹戎衣,鄭注:衣讀爲殷,謂壹用兵伐殷。〕
殪-难僻字字典
殪yì
【同音字】:意
【释义】:
①死。②致死;绝灭。③跌倒。
殪-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殪yì
【释义】:
〈文〉死;杀死。
殪-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