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庸

庸(庸)是什么意思

  • 庸-古文字通假字典

    (東喻yong)讀為用(東喻yong),雙聲叠韻

    上博楚竹書《從政》甲簡五:“從政,庸五德,(固)三折(誓)。”庸影本隸作享,誤,黄德寬改隸作庸,讀用。按庸與用通。《尚書·舜典》:“舜生三十徵庸。”《論衡·氣壽》引庸作用。

  • 庸-古文字通假字典

    (東喻yong)讀為墉(東喻yong),雙聲叠韻

    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庸之上,獲之,无不利。”又《同人》九四:“〔乘其〕庸,弗克攻,吉。”庸通行本《易》皆作墉。《説文》:“墉,城垣也。”《詩·大雅·崧高》:“以作爾庸。”釋文:“庸本亦作墉。”

  • 庸-古文字通假字典

    (東喻yong)或説讀為誦(東邪yong),叠韻

    中山胤嗣率圓壺:“敬命新墜(地),雨(噽)祠先王,(世)母(毋)(乏),以追庸先王之工(功)剌(烈)。”張政烺《中山國胤嗣率壺釋文》讀庸為誦。按《史記·三代世表》:“成王誦。”索隱:“誦或作庸。”

  • 庸-古文字通假字典

    (東喻yong)或説讀為頌(東邪song),叠韻

    中山胤嗣率圓壺:“以追庸先王之工(功)剌(烈)。”

  • 庸同傭(佣)-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庸同傭(佣)

    庸音Yōng。庸的本义是用,任用。《说文》:“庸,用也。”庸又有受雇用,出卖劳动力的意思。《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粮,以令役于诸侯。”(预算完工的日期,计算需要多少受雇用的劳动力,考虑需用的器材,记载所需要的粮食,以此向诸侯下达命令。)《韩非子·五蠹》:“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在沼泽低洼地区居住以水为苦的人,要雇工疏通水道。窦,通渎,水道。)《史记·陈涉世家》:“若为庸耕,何富贵也?”(你做雇工给人家种地,哪里能富贵呢?)《后汉书·荆轲传》:“高渐离变姓名为人庸保。”(高渐离改姓埋名给人家做雇工。)“受雇用”义,后来加义符“人”写作“傭”。今简化为“佣”。

  • 容通庸-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容通庸

    容音yōng。容和庸上古同属喻纽东部,同音通假。容的本义是盛载,容纳。《说文》:“容,盛也。”通庸。用;岂,表反诘。《老子·五十章》:“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犀牛没有地方用它的角,老虎没有地方用它的爪,兵器没有地方用它的刃。)《吕氏春秋·审时》:“是以人稼之容足,耨之容耨,据之容手。此之谓耕道。”(因此人们播种时用脚,锄地用锄头,覆按根苗用手。这就叫做耕作之道。耨,锄。据,覆按,用手压。)

    《三国志·魏书·辛毗传》:“昔周文王以纣遗武王,唯知时也;苟时未可,容得已乎!”(从前周文王把伐纣留给武王,是懂得时机的;假如时机未成熟,又怎么能够完成呢!苟,连词,表假设,假若,如果。)

  • 庸-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庸-古代汉语字典

    庸yōng

    【释义】:

    ①用。常与“勿、无”等否定词连用。《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及:赶上。指赶上灾祸。)韩愈《进学解》:“名一艺者无不庸。”(名一艺者:以一种才能著称的人。)今成语有“无庸讳言”。②受雇用,出卖劳动力。《墨子·尚贤中》:“傅说被褐带索,庸筑于傅岩。”(傅说:殷武丁的相。筑:筑墙用的木板,此指筑墙。)《史记·陈涉世家》:“若为庸耕,何富贵也?”(若,你。)又指受雇佣的人。《韩非子·五蠹》:“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泽居:在沼泽洼地居住。苦水:苦于水患。决窦dòu:挖决渠道。)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佣(傭)”。又特指隋唐时代一种以赋代役的税法。《新唐书·食货志一》:“不役者日为绢三尺,谓之庸。”杜甫《岁晏行》:“割慈忍爱还租庸。”③功劳,功勋。《左传·昭公十三年》:“虽齐不许,君庸多矣。”《后汉书·朱祐传赞》:“帝绩思乂,庸功是存。”(乂yì:治。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庸功”。)又用作动词,酬赏有功的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而伯父有荣施,先王庸之。”(伯父:指晋定公。施:指功绩。)④常,平常。《周易·乾》:“庸行之谨。”(日常的行为要谨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又指平庸,才能低下。《汉书·薛宣传》:“任重职大,非庸材所能堪。”(堪:担任。)⑤岂,难道。《吕氏春秋·下贤》:“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骜:同“傲”。)[庸讵]怎么。《庄子·大宗师》:“庸庸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字又作“庸遽”。《淮南子·齐俗》:“庸庸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⑥或许,大概。《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其庸可冀乎?”(冀:希望。)⑦城。后来写作“墉”。《诗经·大雅·崧高》:“以作尔庸。”⑧大钟。后来写作“镛”。《诗经·商颂·那》:“庸鼓有斁。”(斁yì:盛大的样子。)

  • 庸-常用古汉语字典

    庸yōng

    【释义】:

    [名]①功劳。《左传·昭公十三年》:君庸多矣。《晋书·周处周防列传》:庸绩书于王府。②受雇用的人,雇工。《韩非子·五蠹》:买庸而决窦。《汉书·栾布传》:(彭越)卖庸于齐,为酒家保。[动]①用,任用。《国语·吴语》:王其无庸战。《商君书·农战》:夫国庸民以言,则民不畜于农。②受雇用,出卖劳动力。司马迁《陈涉世家》:若为庸耕。《墨子·尚贤中》:傅说被褐带索,庸筑乎傅岩。[形]①平常,日常。《荀子·不苟》: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周易·乾卦》:庸行之道,庸言之信。②平庸,平凡。司马光《训俭示康》: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副]加强反诘语气。难道。《左传·庄公十四年》: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谋召君者,庸非贰乎?韩愈《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庸-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庸yōng

    【中古音】:

    ㄩㄥ

    【上古音】:

    餘封切

    【通假字释义】:

    喻鍾合四(余東) 用也。

    【正字及释义】:

    榮 róng 永兵切 于庚合三(匣耕) 榮華。

    《國語·周語中》: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創制天下,自顯庸也。

    融 róng 以戎切 喻東開四(余中) 明亮。

    《國語·周語中》:月會旬修,日完不忘,服物昭庸,采飾顯明。〔王引之云:庸與融通。《釋名》:融,明也。作庸假借字。〕

    傭 yōng ㄩㄥ 餘封切 喻鍾合四(余東) 雇傭。傭人。

    《管子·入國》:歲凶,庸人訾厲,多死。〔郭沫若云:庸人,傭人也。〕

    《韓非子·五蠹》:澤居苦水者,買庸而决竇。

    《淮南子·繆稱》:媒妁譽人,而莫之德也:取庸而强飯之,莫之愛也。

    《楚辭》屈原《九章·懷沙》:非俊疑傑兮,固庸態也。〔王逸注:庸,厮賤之人也。〕

    《史記·刺客列傳》:高漸離變名姓,爲人庸保,匿作于宋子。

    《史記·陳涉世家》:庸者笑而應曰:“若爲庸耕,何富貴也?”

    《鹽鐵論·禁耕》:郡中卒踐更者多不勘,責取庸代。

    《漢書·昭帝紀》:比歲不登,民匱於食,流庸未盡還,往時令民共出馬,其止勿出。〔顔師古云:流庸,謂去其本鄉而行爲人庸作。〕

    《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詔令有司求其子孫,咸出庸保之中。〔顔師古云:庸,賣功庸也,保,可安信也:皆賃作者也。〕

    《漢書·食貨志上》:過奏光以爲丞,教民相與庸輓犂。〔《定聲》:庸,借爲傭。《字彙》庸與傭同。顔師古云:庸,功也,義亦與庸賃同。〕

    墉 yōng ㄩㄥ 餘封切 喻鍾合四(余東) 城牆。

    《尚書大傳》:天子賁庸。〔《鄭》注:墻謂之庸。〕

    《詩·魯頌·閟宫》:錫之山川,土田附庸。

    《詩·大雅·崧高》:因是謝人,以作爾庸。

    《禮記·郊特牲》:社祭土而主陰氣也,君南鄉於北庸下,答陰之義也。〔《釋文》:庸,本亦作墉。〕

    鏞 yōng ㄩㄥ 餘封切 喻鍾合四(余東) 大鐘。

    《詩·商頌·那》:庸鼓有斁,萬舞有奕。〔《釋文》:庸,依字作鏞,大鐘也。〕

  • 庸-通假字小字典

    庸yōng

    馀封切(以钟合三) 喻东平

    用。《说文》:“庸,用也。从用、庚。”

    (一)通“墉”yōng 馀封切(以钟合三) 喻东平 城墙。《说文》:“墉,城垣也。从土,庸声。”

    因是谢人,以作尔庸。(《诗·大雅·崧高》)——依靠这谢地的百姓,建筑你国新的城墙。〔《毛传》:“庸,城也。”《释文》:“庸,本亦作墉,音容。”〕

    (二)通“镛”yōng 馀封切(以钟合三) 喻东平 大钟。《说文》:“大钟谓之镛。从金,庸声。”

    庸鼓有斁,万舞有奕。(《诗·商颂·那》)——(祭祀起来)钟声鼓声好热闹,各种舞曲都不乱套。〔《释文》:“庸,依字作镛,大钟也。” 斁(yì):盛貌。 奕(yì):有秩序,有次序。〕

  • 庸-常用字详解字典

    庸yōng

    □,11画。①用,用于否定式△无庸|毋庸。②平常庸言庸行|庸中佼佼△凡庸|平庸。③不高明;没有作为庸人|庸才|庸医|庸庸碌碌△昏庸。④怎么,岂,表示反问庸可弃乎?⑤同“佣1”。

    〈辨〉庸字金文和篆书从庚用声,本为鏞字初文,鏞为大钟;庚为鉦字初文,是古代一种有耳可摇的乐器,详见庚字下,用为形符泛指乐器。后来庸借为用,又为本义造鏞字,加金为形符。

  • 庸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庸1yōng

    【释义】:

    〈文〉①用;需要(常用于否定式)无庸1讳言(不必隐讳)|毋庸1置疑。〇②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岂”“难道”庸1可废乎?

  • 庸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庸2yōng

    【释义】:

    平常;不高明平庸2|庸2俗|庸2人|庸2才|庸2医。“庸”字统读yōng,不读yóng。

  • 庸-汉字异读字典

    yōng 〔又〕旧读yóng ①平常;经常。如:庸言;庸行。②功劳。《国语·晋语七》:“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③任用。登庸:选拔重用。④通“佣”。雇工。《汉书·周勃传》:“取庸苦之不与钱。”⑤唐代的一种赋役法。⑥通“镛”。大钟。《诗·商颂·那》:“庸鼓有。”⑦通:“墉。”城。《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庸。”⑧犹“乃”。于是。《书·益稷》:“帝庸作歌。”⑨须;用。多用于否定。如:无庸讳言。⑩或许;大概。《左传·昭公五年》:“今此行也,其庸有报志。”⑾岂;难道。《管子·大匡》:“虽得贤,庸必能用之乎?”⑿古国名。今河北竹山东有山庸故城,曾一度为其国都。⒀姓。汉代有庸谭、庸光。

  • 庸-金瓶梅字典

    yōng 《广韵》:常也,用也,功也,和也,次也,易也。 馀封切 通合三平锺以

    ①平凡。 嗏,玉杵污泥中,岂凡庸,一曲清商,满座皆惊动。(十一11上3)

    ②连词,于是,就。 先天立极,仰大道之巍巍,庸申至悃。(三九4下6)爱就孝居,建盟真炼度斋坛;庸颁玉简,演九转生神宝范。(六六2下8)

    (又讹成:痛)

  • 庸-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