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岳

岳(嶽)是什么意思

  • 岳-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岳-古代汉语字典

    岳yuè△

    【繁体字】:嶽

    【释义】:

    高大的山。《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岳。”(崧:高的样子。)[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岳岳掩赤城。”(拔:超出。掩:遮蔽。赤城:山名。)

  • 岳-常用古汉语字典

    岳yuè

    【释义】:

    [名]高大的山。范仲淹《岳阳楼记》:山岳潜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 岳-常用字详解字典

    岳yuè

    嶽①

    从丘从山,会意,,8画。①高大的山五岳|山岳。②称妻的父母或叔伯岳父|岳母△叔岳。③姓。

    〈辨〉岳字六国古文从山,上部象山岳高峻的样子,楷书作岳,山上加丘;篆书作嶽,从山獄声。旧时,义项①二者通用,但嶽不用于义项②③。今并作岳。

  • 岳(嶽)-汉语字源字典

    岳(嶽)yuè

    《说文》古文 

    《说文解字》古文的岳字,从山,上象山峰连绵起伏之形,其本义是指高大的山,后专指泰山(东岳)、华山(西岳)、衡山(南岳)、恒山(北岳)、嵩山(中岳)五岳,又用为姓氏名。小篆字作“嶽”。《说文解字》:“嶽,东岱、南霍、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从山,狱声。”字属形声结构。

    [岳丈]妻子的父亲。也称“岳父”、“丈人”。又妻母称“岳母”。

  • 岳-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岳yuè*嶽①②

    【释义】:

    古代指我国的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②泛指大山山岳。→③对妻子的父母或叔伯的称呼岳父|岳母|叔岳|岳家。〇④姓。

  • 岳-金瓶梅字典

    岳(嶽)

    yuè “嶽”异体,见《广韵》。

    五岳大山。 说时华岳山峯歪,道破黄河水逆流。(一3下3)此是申请东岳天齐大生神圣帝。(三九7上10)西门庆自岳廟上回来。(六4下2)

  • 岳-历代避讳字汇典

    岳yuè

    (一)

    东晋康皇帝司马氏名岳。

    〔改称〕〈人名〉《汇考》卷一一云:“葛洪曰:‘近夏侯湛、潘安仁并作《补亡诗》’,(1)潘独举字者,避康帝讳。《世说》:‘夏侯湛作《周诗》成,示潘安仁’,亦一名一字。”彦按:潘安仁名岳,周氏所引《世说》见《文学篇》。然《世说》多未讳称岳名,如前此一条即有“(乐令)将让河南尹,请潘岳为表”之语,周氏说非是。

    〔代字〕①以“嶽”代“岳”:

    〈人名〉《晋书·邓嶽传》云:“邓嶽字伯山,陈郡人也。本名岳,以犯康帝讳,改为嶽,后竟改名为岱焉。”《老学庵笔记》卷一〇亦云:“晋人避其君名,犹不避嫌名。康帝名岳,邓岳改名嶽。”

    ②以“岱”代“岳”:

    〈人名等〉《齐东野语》卷四云:“康帝讳岳,以‘邓岳’为‘邓岱’,‘山岳’为‘山岱’。”

    ③以“崇”代“岳”:

    〈人名〉《晋书·王逊传》有“将军姚崇”,《明帝纪》、《李雄载记》并作“姚岳”,《通鉴》卷九二作“姚嶽”,《晋书》卷八一《校勘记》曰:“盖此人本名‘岳’,或为‘嶽’。其后晋史臣避康帝讳,改其名为‘崇’。”

    (二)

    宋御史中丞刘温叟,父名岳。

    兼避正讳“岳”及其嫌名“乐”:

    《玉壶野史》卷二云:“(刘温叟)以父名岳,终身不听乐。大朝会有乐,亦以事辞之。客有犯其讳,则恸哭急起,与客遂绝。”《东都事略·刘温叟传》载同。

    《青箱杂记》卷二亦云:“刘温叟父名岳,终身不听乐,不游嵩、华,每赴内宴闻钧奏,回则号泣移时,曰:‘若非君命,则不至于是。’此与唐李贺父名晋肃,贺不敢举进士,事颇相类。”

    (三)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身后追谥忠武),投降派秦桧既恨而害之,犹恶其姓氏“岳”。

    〔改称〕〈州军名〉《池北偶谈》卷二五云:“《宋史》,秦桧既杀岳忠武,以岳州与其姓同,改岳州为纯州,岳阳军为华阳军,(2)其忮刻穿凿至此。”

    彦按:《宋史·高宗纪八》载,绍兴二十五年六月“癸卯,以言者追谮岳飞,改岳州为纯州,岳阳军为华容军。”时距岳飞被害已十四年,谮者卑鄙刻毒可见。又据《宋史·岳飞传》,绍兴末,太学生程宏图上书讼岳飞冤,“初,桧恶岳州同飞姓,改为纯州,至是仍旧。”

    (四)

    宋理宗朝两淮制置使丘氏名岳(字山甫)。

    〔改称〕〈人名〉《齐东野语》卷四曰:“近世方巨山名岳。或谤其为(赵〕南仲丞相幕客,赵父名方,乃改姓为万;既而又为丘山甫端明属,丘名岳,于是复改名为方山。遂指以为过焉。”

  • 岳-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