龠(龠)是什么意思
龠-古文字通假字典
龠
(沃喻yue)
龠-古文字通假字典
龠
(沃喻yue)讀為躍(沃喻yue),雙聲叠韻
鼎:“攻龠無啻(敵)。”郭沫若《兩考》云龠假為躍,引《易·萃》之六二“孚乃利用禴”,釋文:“禴蜀才本作躍。”又中央矛“中央勇龠”,“勇龠”即“踴躍”。
龠-古代汉语字典
龠yuè△
【释义】:
①古乐器名。《说文》:“龠,乐之竹管。”②量器名,又为容量单位。《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说明】“龠”为“衡”的初文,像编管之形。参附录三。
龠-难僻字字典
龠yuè
【同音字】:月
【释义】:
①同“籥”。古代一种管乐器。②古代容量单位,二龠为一合(gé)。
龠部-常用字详解字典
龠部
常用汉字无龠及龠部字,但作为偏旁,在相应字的繁体中有之,比如和(龢)、钥(鑰)、吁(籲)等等。独体龠读yuè,为古代一种吹奏乐器。用竹管编排而成,类似现代的排箫。甲
金
篆
,甲骨文为象形字,编管而成,上有吹孔;金文更从△,亼象倒口,表示正在吹奏;篆书讹变,楷书作龠。龠有时也作声符。
龠-汉语字源字典
龠yuè
甲
金
篆
龠为“籥”的本字,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其形制略似笙或排箫,是将多根乐管排扎在一起,有三管和六管两种形制。甲骨文、金文的龠字,正象这种由多管排扎而成的乐器之形,上面的口形,表示管口,即竹管顶端的圆孔。因此类乐器多用竹管制成,故后世多用加竹头的“籥”字来表示其本义,而龠字则多借用为量器名。《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龠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龠1yuè
【释义】:
古代一种用竹管编排制成的吹奏乐器,类似后世的排箫。
龠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龠2yuè
【释义】:
古代容量单位,一千二百粒黍子为一龠,两龠为一合(gě)。
龠-金瓶梅字典
龠(鑰)
yuè 《广韵》:龠,量器名。 以灼切 宕开三入药以
通“鑰”,喻指门径、奥妙。 救大宅之烝熬,发空门之龠纶。(七四11下1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